2009年以來,黃岡師範音樂學院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方麵捷報頻傳,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成功立項,音樂學學科被確立為2010年度校級重點建設的特色學科,音樂學入選黃岡師範學院專業學位(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黃梅戲劇目研究是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方向,也是音樂學院服務黃岡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破口。2006年黃梅戲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湖北省的黃梅被列入黃梅戲保護區域,黃梅戲這一地方戲劇奇葩的傳承和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搶救保護的階段。自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黃梅戲請回娘家”以來,湖北黃梅戲工作者們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與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績與獎項。當下,打造“鄂派”黃梅戲,促進、推動湖北黃梅戲的新發展成為了湖北黃梅戲人的新思考、新追求。
音樂學院出版本書意在拋磚引玉。本書如能給黃梅戲研究者一些啟迪,能引起黃梅戲愛好者一些思考,是著者之所願,是著者之所幸。由於研究團隊學科背景迥異,學術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占有資料的限製,時間緊迫等原因,書中觀點或管中窺豹,或失之偏頗,難免還存在一些錯漏之處,衷心希望各位同行、各位黃梅戲研究專家不惜賜教。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英山縣黃梅戲劇團、黃梅縣黃梅戲劇院、蘄春縣黃梅戲劇團、羅田縣黃梅戲劇團、武穴市黃梅戲劇團等專業劇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們無償提供了本劇團各個時期的演出劇本和曲譜,給我們收集、整理、參閱黃梅戲文獻資料提供了極大方便。為此,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傳寅教授對本書的撰寫提供了悉心指導,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書稿即將付梓之時還撥冗為本書撰寫序言。教授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藹可親的人格魅力給了音樂學院研究團隊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衷心感謝鄭教授!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校科學技術開發處、研究生處、教務處的支持和幫助,得到了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黃岡師範學院音樂學重點學科的資助,在此一並致以謝忱。
最後,謹向本書中參閱和引用文獻的所有作者敬致謝意!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