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得而複失(1 / 2)

畢迪向來不喜歡這個陸雲軒,看著坐在旁邊的楚明心,望望後麵車上的賀文虎,很不以為然。

畢迪,名牌大學畢業,留洋十年,“七步翁”畢劍青的的幼子,也是畢劍青最寵愛的兒子,此子自幼早慧,是那種走到哪裏都想讓人誇幾句,自視甚高的孩子。也是個直接見到彩虹,從未經過風雨的小公子哥兒。在他內心裏,“七步翁”、陸雲軒、甚或身旁這位陰沉的楚明心都太落伍了,這是個風華正茂,想幹一番大事業的年青人,自認為有全球戰略的青年才俊。

車到花田路與彙豐街丁字路口時,畢迪好象看到時葉的身影,連忙讓司老梁停車,正欲下車打個招呼,坐在旁邊的楚明心伸手微微攔了一下,“畢先生,先送U盤是不是方便些,你父親等這東西好久了……”

“楚叔,這是個特別重要的朋友,很難遇上的,就打一聲招呼,即刻起行,您看……”

賀文虎看看四周沒什麼特別的人,微微點頭,楚明心不好再說什麼,付之一笑。

“時老師,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也不聯係我?”

“畢先生呀,你別總叫我老師,直呼其名多自然,我回國時間不短了……”

時葉的繪畫作品被一家“文廣”文化傳媒公司老總看中,認為不是凡品,去法國巴黎談業務之時,公司董事長詹天擇特意三顧茅廬請作者時葉女士攜畫同往參展。盛情難卻的時葉,征得父母同意,請大學時的老師沈慎明一同相伴,最後成行。

時葉隨意揮灑的那幅《園憩》,取一園一角之景,同繪春秋兩季風致,點綴兩三個小童,筆意春秋,基本手法是油畫,但出手意守中國國傳統寫意畫風,春秋兩季景致跨時空自然交彙於嬉戲的三兩小孩童,畫風清新自然。也是時葉在蘇州親曆實景,當時是春季,但時葉卻深感秋意濃鬱,活潑如春的孩子身側讓當時的時葉深切感受到一種古老,來自蘇州古城的滄桑感,這種感受從未體驗,十分特別,時葉隨即打出小稿,回到省城後,經她藝術化處理,竟成特別之作。

詹天擇偶然見到這幅作品,震憾不已。當年風華正茂的詹天擇酷愛繪畫,無奈其父執意讓他傳承家業,經商務實。但詹天擇誌趣不減,無人之時,還是刻苦用功,寄意丹青。看到《園憩》,景致、筆意、寄寓……與自己當年心境無一不暗合,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細觀丹青手法,遠在自己之上,無以同日而語。當他得知作者不過二十七八的樣子,他如不親見,無論如何不會相信,當年,自己商業正逢瓶頸期,瀕臨破產,在一洛陽古宅有類似經曆,可是,那時他已經半百之年了。

畢迪自幼喜好繪畫,畢劍青聘請名師教習十幾年,成績還不錯。也辦過幾次畫展。

巴黎,一次畫展,畢迪見到這幅《園憩》,同樣震憾無比,自己也從小學畫,從未見過如此構圖,尤其中西文化無縫對接,令自己大生望塵莫及之感。當他得知作者是一中國青年,頓生結識之意。在畢劍青用心安排下,畢迪見到了作者時葉。

當時,畢迪驚賅無比!!!

自打出生以來,從未見過如此清新脫俗之人,何況還是個畫家,與自己年紀相仿,繪畫技藝天地雲泥,今生無以攀附。極其強烈的挫敗感平生未曾有過,頓挫之餘,立生愛慕之意。

追慕許久,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今日重逢,畢迪欣喜之餘百感交集,一時意無他語。

U盤之事早已忘懷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