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陽光刺破黑暗,穿過濃濃的林霧,將光明灑向這片古老的森林。動物們此時還未醒轉,似乎也很珍惜這l難得的寧靜,一切是那麼的靜謐祥和。而在不遠處的群山之間,卻早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喝……呼……哈……嘿……”一陣行氣聲揭開了天劍宗新的一天的序幕。雖然天已破曉,能見度還是不高。但此時演武場上已聚集了不少天劍宗弟子,不過這些早到的都是身穿灰衣的外門弟子。無論在哪裏,最勤勞的永遠是底層的那群人。
天劍宗,乃是大楚帝國境內最強大的三大上宗之一,宗內分天劍,靈劍,明劍三峰,現任掌教正是天劍峰首座玉明真人,他的兩位師兄玉靈真人和玉真真人分別執掌靈劍峰和明劍峰。天劍宗地處大楚北端邊境,北望三千竣嶺,東西勾連十萬大山,彙集八方靈氣,山上奇花常放,珍禽頻出,十足的仙家福地。
且說這些灰衣的天劍外門弟正辛勤地做著早課,此時突然傳來一陣破空聲。這天劍峰平日肅穆莊重,門內雖高手眾多卻也不會行此失禮之舉,今日為何……?尋思間,眾弟子循聲望去,但見一紫袍人自山下飛射而下,輾轉騰挪間,衣袂翻飛,渾身真氣鼓蕩,爆發出陣陣雷鳴。眾人驚豔間,來人已至演武廣場,穩當停下。眾弟子定睛一望,卻是如今的內務堂大執事馬雲。
“馬執事早!”眾弟子發自內心的恭敬道。無他,隻因這馬執事為人謙和,恭謹踏實,從不以勢壓人,以權謀私,是以在弟子中聲望極高。
“眾位兄弟早,”馬雲朝四周一抱拳,接著說道,“眾家兄弟如此勤練武藝,倒叫馬某汗顏了,隻要大家肯如此堅持,哪怕二十年三十年,我想大家一定能有所成就。”馬雲誠懇言道。
“多謝執事大人教誨……”眾弟子山呼道謝。看著麵前一群鬥誌昂揚的年輕人,馬雲仿佛看見了當年的自己。三十多年前,馬雲有幸被天劍宗收入門牆,從此成為外門一名普通的灰衣弟子。在武者的世界裏,弱肉強食是基本的生存法則。馬雲在外門摸爬滾打,嚐盡艱辛地習武十年,卻始終卡在武者境第五重不得寸進。
在這裏介紹一下本書的武道境界劃分。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故武者修煉,乃竅陰陽,奪造化,掠奪天地靈氣。然萬丈高樓首重基石,湖泊再大也裝不下大海,故武道第一境武者境重鞏固自身,觀穴煉竅,以致回返先天。此境共九重天,分別為築基,洗筋,鍛骨,伐髓,換血,明竅,觀穴,化精,引氣。至武者成功穩回氣海,引下第一縷天靈地氣,便會踏入武道第二秘境——氣功境。此一氣者,乃武者立身之本,性命交修之根,武者須時時觀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以後天擬先天,日日錘煉,務使其衍化壯大。故此境共七層天,分別為凝氣,聚氣,開脈,歸元,培元,靈海,丹朱。武者修行至此,丹朱圓滿,即可踏入武道第三重——元丹境。然,武者修煉乃竊陰陽,逆五行,轉造化,奪天之巧,實乃逆天之舉,故天將降劫難罰之。武者於元丹將生未生之際,會迎來雷罰,即世人所謂之丹劫。世間氣功常見而元丹不常見,皆係於此。武者渡丹劫之時,如若成功,則從此步入元丹強者之流,快意勝陸地神仙,如若不成功,則當場身死,身化劫灰。因而武者之於丹劫,是愛之切畏之更切了。武者入元丹境後,丹生三氣之時,即為元丹大成,此時當以三魂入主三氣,內蘊神魂,則為武者第四秘境——神魂境,神魂強者可以魂識物,故謂靈識。以魂禦物則可飛騰高空,短暫飛行,謂之真人。至若神魂大成,則魂生七魄,以七魄煉就七靈,鎮守元丹,可明正已身,念頭通達,是以謂之明台境,此為武道第五秘境。明台大能可得天地認可,尊號真君。此五境即為凡間武道秘境。
且說這馬雲因姿質魯鈍,習武十年,進境頗微,按照慣例是要外放經商或進入其他行業。或許是他機緣已至,竟得靈劍峰首座玉靈真人賞識,破例留下。如此又是二十幾年,他越過灰衣外門弟子,青衣內門弟子,藍衣真傳弟子,達到紫衣親傳弟子的地步,因其大執事一職地位更勝親傳弟子,僅次於白衣核心弟子與長老。因而馬雲十分能體會作為灰衣弟子的艱辛與不易,畢竟那就是曾經的自己啊。“呦,這不是馬大執事嗎?”被人擾了思緒,馬雲有些不悅地轉過身來。“呦,這不是馬大執事嗎?”被人擾了思緒,馬雲有些不悅地轉過身來。
隻見一群青衣人簇擁著一位藍衣公子嫋嫋行至。這公子生的倒也俊俏,一雙丹鳳眼,兩片柳葉眉。手搖墜玉紫金山河扇,腰懸翡翠絡銀盤龍劍,唇角微微揚起,倒也有幾不羈的氣質。
馬雲卻是認得這公子的。這公子叫李紈,是宗內執法長老的嫡長孫,自幼受其百般疼愛,因而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這李公子本身姿質也不好,卻又懶得修煉,至今才武者境第八層,靠著他爺爺的權勢,才混了個真傳弟子的位子。平日裏橫行宗內,欺壓同門的事也沒少幹,好在他有自知之明,從不招惹有權有勢的核心人物。馬雲最為痛恨的就是欺壓同門,平日裏礙於長老的麵子,不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