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流火,赤芒墜地。

鍾山毓秀,一息盡毀。

一處綿延千裏的山脈,隔開了陸地和海洋,山中峰巒聳翠,枝繁葉茂,處處可見飛禽走獸,洋溢著勃勃生機。

那是一個看似普通的盛夏傍晚,夕陽西垂,倦鳥歸巢,喧鬧了一整個白日的叢林也逐漸平息下來。

忽然間,一道赤紅如血的光芒劃過天空,墜落向山脈的東南角。一片無比耀眼的光芒驟然閃現,照亮了大半個天空。就好像時間被扭轉回清晨,另一輪“紅日”又在東方冉冉升起。

光芒過後伴隨著一連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猶如無數道威力無匹的天雷齊齊炸響。廣袤的大地開始劇烈顫抖,無邊的大海也頓起波濤,這是天地之威在恣意咆哮怒吼。

衝擊產生的颶風摧枯拉朽般撕裂了這片原始森林,一時間驚鳥無數,萬獸奔騰。

然而這還遠遠沒有結束,劇烈的衝擊之後是漫山遍野的大火,熊熊的烈焰籠罩整個山脈,吞噬一切,毀滅一切。

頂峰處高聳的火舌向上竄動著,仿佛灼穿了天際。此時夕陽早已落下,可天空居然在這火焰的映照下,再次重現出火燒雲的景象。

大火就這樣燒了整整三年,三年裏滴雨未下,樹木早已燒個精光,裸露的土地也被炙烤的發黑龜裂,百裏之內的空氣都充滿了焦灼的氣焰,相隔萬裏也能看到那天邊一片連綿的火光。

山腳下的村鎮在大火驟起的一刻就化作飛灰,蕩然無存,而其後的三年大旱,也迫使外圍那些未被火海波及到的村莊裏的人們紛紛遠走逃難。隻有那些不舍得離開故土的老人家,還呆呆端坐在門前,渾濁的雙眼無神的凝望著天邊,口中囈語:“老天爺發怒了,劫難來了,劫難來了……”

按理說,連續燒了三年,無論是什麼都該燒盡了才對,可這火卻一點熄滅的跡象都沒有,仿佛要一直燒下去,沒人知道那火燒到何時是個頭。村民也由最初的絕望變成熟視的漠然,不斷燃燒的火焰甚至成了山脈周邊一景,每有外地人路過,村口評書先生都會津津樂道一番:“那一年,天上的火神化作一顆星辰下落凡間……“,這樣口口相傳,久而久之,這片村落裏還蓋起了火神廟,廟裏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也一並帶動了周圍的繁榮。

在此起彼伏的祈禱聲中,上天也仿佛平息了怒火,對世間萬物起了憐憫之心。三年後的某天起,接連整整下了七天七夜的暴雨,大雨肆意,一片汪洋。遍山的火焰雖然不甘心,卻依舊難擋暴雨的偉力,終於嗚咽般熄滅了。

按說持續三年的大火熄滅應該是件好事,可世事難料,村落沒了這一絕景,火神廟也失了神秘,遊客越來越少,村莊也不複興旺,那些以訛傳訛的傳說當然也慢慢消逝了。

雖說山上的火已經熄滅了,但是草木卻不是那麼快能夠恢複的,這片山脈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光禿禿的一片,沒有生氣,仿佛大地上的一塊傷疤。所謂荒山野嶺,大概就是指這樣的地方。

冬去春來,又是數個輪回,轉眼間,村莊裏咿呀學語的稚子也長成了健步如飛的青年。山上的樹木雖然不複昔日高大,但也開始泛起一些綠意。人們仿佛忘卻了曾經的災難,那場數年不滅的大火也隻在故老口中相傳。

然而這般祥和的景象卻又一次被打破了。不知何時,山脈的東南方向忽然霞光萬丈,祥雲繚繞,百鳥來朝,萬獸齊鳴,種種異象。眾人都認為那裏有寶物現世。剛開始,村子裏的人紛紛入山想要尋寶,可隻要走到離異象不足千米的地方,卻都莫名其妙的無法接近那裏。就仿佛遇到傳說中的鬼打牆,明明近在咫尺,卻永遠也到不了。一次,兩次,……,百次,進山尋寶的人終於死心了,有些路過村莊的人也想一試機緣,但也沒人成功。終於,除了那些初來乍到的外來者,村子裏再也沒有人去嚐試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