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讀書人看到孫江兩人的這個恭維的樣子,也是頗為驚詫,特別是剛剛奚落了周錄祿的胖書生。
要說在讀書人之間的知名度,這王爺家的兒子周錄祿可能放在外邊沒人見過,便不以為然。但那對周錄祿恭恭敬敬地問好的兩名年輕人,孫意先和江中曾,便是屬於在讀書人圈子裏大名鼎鼎的存在了。
讀書人最向往的地方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東周,可能連三歲的孩童都能不假思索的回答。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就是進入天京的太學裏麵學習。
太學,幾十年前太後設立的東周第一學府,這個學府,隻能批準在東周六州州試裏麵取得前三名成績的讀書人,到裏麵進修,其餘人等,隻要在成績上達不到一州前三,一律拒絕。(當然,這是除了蠻州的,畢竟那地方還未開化完全,讀書的人都沒幾個。)
每一次天京的大考,就是太學學生們一展身手的時刻,據往常的年份,這一般天京大考的前十名,都得由太學裏邊的人獨攬。其餘在外邊上其他學府的,或者是自學的書生,都得遜色幾分。
其中的原因,也不複雜,一是太學裏邊全是鴻儒,沒有白丁,裏麵的學生,夫子,都是朝廷精挑細選出來的,實力就擺在那裏。況且如今在東周的重要職位任職的官員,莫約有四分之一都為太學裏邊出的學生,剩下的四分之三,則大抵是世襲繼承的官爵,是不可變動的。
二是太學的夫子,就是負責在大考裏出卷子的官員,每次大考,太學的學生便總能占幾分方便,夫子雖然不會把考題明著擺出來,但大體方向,裏邊的學生還是知道的,不會像外邊自學的讀書人一樣,到了大考,還是兩眼一抹黑,最後隻能去找黑心商人化巨額銀子買幾張假的考卷做做。
這孫意先,江中曾便是這一代太學裏邊最為出色的人物,
上次的太學裏邊的模擬天京大考考試,他們便包辦了一二名,這也是為什麼這兩人在讀書人圈子裏頗有名聲的原因,那可都是準狀元榜眼了呀。
而此時的準狀元榜眼居然和這個黑眼圈的無知男子打招呼,還叫他世子殿下,莫非他剛剛說的是真的,皇上真的有可能做出這樣的旨意。剛剛奚落了周錄祿的胖書生這樣想著,小心髒也跳得越來越快,如果周錄祿剛剛說的是事實的話,那他會立馬衝回家,死磕那聖賢書,盡管希望不大,但那狀元他也得試著爭取一下,畢竟實在太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