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大捷(大結局)(1 / 3)

很好,蕭蘇琪給楚東離的利器很快起了大作用,大幾百的倭寇,散開而退。

他們不是跟衛所的軍戶那樣潰敗,而是有組織有領頭的往附近大戶人家撤退,他們不可能大動幹戈而來,結果空手而歸的。

楚東離看出來這些人的意圖,並未急匆匆的追趕過去,畢竟真正細數起來,自己所帶的護衛隊跟預備隊,人數上遠不如這些倭寇。

“慕師爺,讓你安排的人,現在可以動手了,那幾個大船,必須沉在河底!”

“是,大人!”慕容很敬佩這位年輕大人,簡直聰明如妖孽。

“姚江,你帶著一隊人,去船邊掩護鑿船的好手,爭取全殲留守在船上的倭寇!”

“是,大人!”姚江領命跟著慕容飛奔而去。

“洪武,你帶一隊人,埋伏在青口,預防倭寇從那邊奪船逃竄,並下我的命令,所有青口船隻,全部鑿沉,本官會對此負責,這千人倭寇,本官要甕中捉鱉!”

楚東離前世跟倭寇打過交道,知道這些倭寇對普通百姓的震懾力。

隻要給倭寇一點點機會,遇上倭寇的普通百姓,便全無反抗之力,要什麼給什麼。

沿途的船隻,在倭寇橫行的時候,並不能成為大明官兵的助力,反而會成為倭寇的助力。

那麼,隻有下狠心,全部鑿沉宣州附近的船隻,等戰爭過後,再安排人打撈鑿沉的船隻,這樣的損失,不會太大,但對於狙殺倭寇,確實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然很多人寧願看著倭寇搶掠船隻揚長而去也不願意拚死抵抗。

這,也許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吧!沒了退路的大明人,跟沒了退路的倭寇,不是你死就是我生,誰也別想躲!

宣州府如此圍追堵截之下,沒了船隻可逃的倭寇,在荼毒了宣州府很多大戶之後,懷揣巨款分成幾股,從青田縣,青雲鎮,以及其餘幾個地方逃竄離開宣州府。

青雲鎮跟荊州府還算好,遇上一小股的倭寇,被方衝跟董直的人,果斷的全殲了,蕭蘇琪的連射袖珍弓箭,果然是大放光彩,連現場的欽差都看的目瞪口呆。

之前真沒有太驚詫這樣的武器,沒想到使用起來,卻是如此的震撼人心,這錢沒有白花,回去之後,一定要將圖紙鄭重上奏給皇上。

蕭蘇琪其人,果然不是一般女人。那怪楚東離如此絕色如此出色,始終對蕭蘇琪極為看重。

哪怕傳言蕭蘇琪曾經被綁匪綁架過,哪怕傳言蕭蘇琪曾經被楚東離爹娘逼迫休棄過。

最終,這一波上千人的倭人,從別的府縣逃竄出去兩百多人,其餘則是被全殲。

宣州府在楚東離身先士卒的圍追堵截下,殲滅了倭人六百多人。青雲鎮荊州府殲滅了兩百多人。

令蕭蘇琪沒有想到的是,青田縣縣令吳建柏,竟然也殲滅了倭寇一百多人。

不算宣州府被荼毒的一半大戶人家的話,宣州府在這一場戰爭中,是難得的大捷。

尤其是在千人衛所破敗如山倒的情況下,年輕的知府大人身先士卒帶著護衛隊跟佃戶長工組成的預備隊,殺敵六百多,足以讓朝中重臣跟皇上驕傲了。

可惜沒有將不願意配合的大戶人家殺幹淨,黃家便是幸存的大戶,黃家雖然幸存,但也遭受了不少的損失,家族中被倭人殺了幾個年輕有前途的兒子,還被玷汙了幾個年輕媳婦。

黃家人見聽楚東離話的三家沒有靠山的大戶,竟然毫發無損,便發狂的彈劾楚東離這個父母官了!

皇上案桌上的大捷旁邊,也擺放了不少彈劾楚東離的折子。

彈劾楚東離漠視治下百姓生死,貪得無厭,毫無理由的侵占士族土地家產。

甚至還將楚東離讓他們簽字畫押的白紙黑字,都提供到了皇上的案桌上。

這是楚東離故意留下的破綻,給府衙裏麵的內奸弄到手的,自己在宣州就任,本就不是來跟這些大戶打成一片的。

隻要不觸怒皇上底線,同時也不觸怒整個士族階層,得罪宣州府的這些大戶,算得了什麼?

更何況在倭寇來臨的時候,連衛所的官兵都逃的沒有影子,反而是自己這個文臣,帶著護衛隊跟佃戶組成的預備隊殺敵製勝的,皇上跟朝中重臣還能說自己什麼?

不求有功,但卻無過,安安穩穩的將宣州府的田產,在三年任期內逐漸轉移到普通百姓戶籍上,便足夠了!

繼上一回的範府分田之後,楚東離滿意的看著治下又空出來的十幾萬畝的田地,又可以好好的分一回田地了!

金鑾殿的早朝上,老皇上眯著眼,冷眼看著朝著幾個禦史,跟著黃家人一起滿臉漲紅的彈劾著狀元楚東離。

“誰能拍著胸脯說,將楚東離換成是你們自己,你們能在千人倭寇的侵略下,保證做到跟楚東離一樣的身先士卒?還是在宣州千人衛所潰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迎著倭寇方向殺過去的?

你們誰敢拍著胸脯說能做到,朕就給你們機會,讓你們去福建沿海,或者去北方韃子那邊,給你們機會證明你們自己比狀元楚東離厲害百倍?”

皇上這麼一說,下麵人頓時嚇得臉色發白,誰敢拍著胸脯說比楚東離厲害啊?

若非為了私利,誰心裏也不得不敬佩楚東離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狀元,換成哪個文官,不,就是換成哪一個武官,也比不上楚東離的。

“怎麼?都啞巴了?捫心自問之下,感覺自己給楚東離提鞋都不配了?既然如此,你們為何一個個的滿口道德仁義的要求,楚東離保護每一個大戶不受侵犯?

當楚東離預計到倭寇來襲,建議本地大戶用名下田產激勵各家佃戶長工誓死保護各家家主的時候,這些大戶家主可是厲害啊,都簽字畫押,不求官府庇護。

既然如此,事後為何還不要臉麵的通過你們來彈劾楚東離?朕倒要問問你們,楚東離罪在何處?”

皇上震怒了!

幾個彈劾的禦史,被拉出去直接砍頭了,黃家的那個四品的京官一樣被砍頭了。

另外但凡通過那幾個禦史,寫陳情書的宣州大戶,挨個被皇上嚴懲了,剝奪全部家產,全族流放南州。

皇上的原話,大明的抗倭英雄,容不得任何人玷汙!

好吧,上升到如此高度,金鑾殿下麵的朝臣,都緊閉了嘴巴,誰都不敢吭聲了。

盡管下麵人都人精似的猜到了皇上安排楚東離去宣州的目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幾個禦史蹦出來彈劾楚東離試試皇上的態度了。

結果皇上的態度出來了,很強硬,擔心皇上劍指士族的朝中臣子,在皇上震怒之下,也隻能偃旗息鼓,靜等事件發展吧!

誰讓宣州府的那些大戶,被楚東離跟皇上用名族大義,卡住了七寸呢!

但願皇上不會跟整個士族對敵,尋找突破口取締士族免賦稅的祖製。

“有祖製在,何須驚慌失措?最多大明多幾處荊州那樣的窮鄉僻壤而已,若是你們家族中誰有牽連在宣州府的,倒不如趁早遷移出宣州府!

楚東離如今皇恩浩蕩,又是百姓推崇備至的名族英雄,這個時候,你們還猜測楚東離去宣州府的本意,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