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咳咳,所以本座為列位略備了一份薄禮,這就是我根據流血量評選出的三國十大見義勇為青年......
顧名思義,見義勇為青年當然是要有見義勇為的行為才行,佟掌櫃有句至理名言——“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那些個麵對黑惡勢力,隻是橫眉冷對,在論壇或博客上發發牢騷者,如彌衡、邊讓之流,概不在評選範圍之內,這也就是本次評選,為何要以流血量作為重要的參數的原因所在。
當然啦,這也不是說,隻有武夫才能入選,正所謂,我為天下人灑血斷頭,向黑惡勢力作了鬥爭的文人,往往下場更慘,但怎麼樣的鬥爭才算是見義勇為呢?還是那句話,光說不練假把式,好比振興論壇,有光喊口號者,有既喊口號又造磚頂貼者,有不喊口號也造磚頂貼者,後兩者不論說或不說,都有實際行動,前者就屬於光說不練了,見義勇為亦然。
閑話少說,切入正題.......
(注:根據國家放假標準,本座決定將青年定義為16——35周歲)
一、見義勇為第十名——陳宮釋曹操
陳宮原本是個縣令,見義忘利,棄官不做,放了曹操,也算得上是條漢子,但麵對呂伯奢一家被殺的慘案,陳宮多少顯得有些首鼠兩端,排在最後一位,以示懲戒。
凶險指數:5
義勇指數:7
流血指數:0
本座點評:無
二、見義勇為第九名——子義闖北海
太史慈突入北海與孔融相見,並且又成功地突圍,請來救兵,雖然有報恩的因素在裏麵,但麵對如此龐大的黃巾勢力,子義舍身殺進殺出,也算得上是見義勇為的好青年了。
凶險指數:6
義勇指數:7
流血指數:0
本座點評:
詩雲:彼君子兮
三、見義勇為第八名——趙雲救公孫
小趙剛出道時,便幹了件大事,將公孫瓚從文醜的槍下救出。老實說,小趙出手相救時,是否已經知道被追殺的人就是公孫瓚,實在不好說,當然,不排除公孫瓚身上有很明顯的特征,又或者趙雲見過文醜,敵人的敵人自然就是朋友啦,所以先救下來再說。大戰五十餘合,以上須無鎧甲的小趙毫發未傷。
凶險指數:7
義勇指數:7
流血指數:0
本座點評:
先主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四、見義勇為第七名——許禇保鄉土
何儀勢孤,引數百騎奔走葛陂。正行之行,山背後撞出一軍,為頭一個壯士,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容貌雄偉,勇力絕倫,截住去路。何儀挺槍出迎,?}一合,活挾下馬,其餘盡皆下馬受縛,盡驅人葛陂塢中。——這是演義中許禇出場的情景
許禇在天下大亂之時,挺身而出,帶領鄉親保家衛國,令人欽佩。
凶險指數:7
義勇指數:8
流血指數:0
本座點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五、見義勇為第六名——曹操謀董卓
曹操借七寶刀謀殺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心可嘉,隻是在最後關頭,他沒有選擇殺身成仁,而是逃出關中,與群雄在關東舉義,不管怎麼說,見義勇為的綬帶,應當給孟德留一條。
凶險指數:9
義勇指數:8
流血指數:0
本座點評:
孟德所為,忍一時,雖然風未平浪未靜,但退此一步,確實是海闊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