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那是一個樹木還在自由行走的時代,那是一個河水還在孕育靈魂的時代,那是一個神靈還未隱去的時代,那個時代發生過至今日依然口口相傳的神話與傳說,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或許從頭道來會比較好…
上古,氣聚一片混沌之中,後氣破壁而出,清升中穩濁降。
清氣威力無窮,升萬丈,後再分九層,乃自成一界。天界初現。
中氣納百川,凝結作地,散落為海,彙聚起巒,凡間初現。
濁氣下沉,與土石熔岩為伍,力量雖微弱但奇特隱秘,幽冥之界初現。
清氣力強而蘊靈,經過千年的演化之後,其中靈力逐漸演變成兩位巨神,伏羲和辟天,後世皆稱之為祖神。靈力在兩位祖神的腦中聚集,使他們有了思想,見四周白雲飄渺,伏羲覺得很是空曠寂寞,於是與辟天一起開始建造天界。
天界一至七層,分別對應伏羲和辟天身上的力量,即金,木,水,火,土,風,雷,伏羲和辟天共居第八層天界。而第九層天界則是純清之氣所聚之地,蘊藏了混沌之中最強大的力量,伏羲希望在第九層天界中建立天庭,以供後世子孫所居,而辟天望取其強力歸己,二神爭執千年無果,漸漸分道揚鑣。
一日,辟天趁伏羲欣賞凡間美景時私自升至第九層天界,盜取力量,伏羲得知後,歎息無奈,與辟天避而不見。但辟天得此巨力,性情大變,看到伏羲一再忍讓,更是希望能滅伏羲而統三界。
伏羲一退再退,但見辟天殘暴無度,終忍無可忍,與辟天開戰。辟天體內的力量霸道強勢,伏羲連連敗退,失去了天界,落入凡間,辟天追至凡間,為了尋找伏羲而大肆屠殺凡間生靈,焚燒森林和海洋,伏羲目睹辟天的暴行,憤怒中激活了自身的力量,再辟天相戰,雙方平分秋色,不分高下。此時,辟天由於體內第九層天界中的清氣未能與自身力量融合,在過度使用之後突然散盡,伏羲趁機得手,將辟天擊敗,但念同生之情,不忍除之,遂將其力量封印。
後伏羲在第九層天界建立天庭,以天庭永存清氣之力。
辟天雖力量喪失,但不服輸於伏羲,望再戰一決天界歸屬。伏羲意外應允,但立下契約,若辟天再戰敗,則主動散靈,永不留於三界。辟天自身肉體被毀,殘存的力量無所依靠,隻能將自身力量分為九份,散落在世間各地,並起誓每過千年,都有一位繼承自己力量的靈士都將向伏羲發出挑戰,若勝則解封,若敗則繼續封印,直到取得勝利為止,如九戰無一取勝,則自認不如,靈籽自行消亡。
而伏羲此時也有感於大戰中自身力量的過度激發,而今力量加速膨脹,恐擇日肉體無法承受,而後爆裂而亡,遂分割力量散落於天界,其力化眾神,永守天庭,眾神起源於此。
眾神生於伏羲,伏羲自知自己力量過於強大,在造神之初就將眾神體內的伏羲之力封印,隻留少許供生命之需要,並在眾神的思想中刻下命令,不得解封。
天庭眾神,皆需受此規,除了一神,此神生來使命乃是與辟天靈士戰鬥,他的體內蘊含了更多的伏羲力量,並可以自由解封,解封之後戰力三界中無人能敵。伏羲在其體內刻印下命令,每千年一戰,務必取勝,以斷辟天歸活之心。
天庭稱此神名曰:戰神。
辟天破封,天地俱融。
一秘事天紀七七二七年,天庭密史宮靈官虞端無意推天卦得知大地有異動,後經天機殿開凡塵眼窺得大地正積蓄靈氣,不日將崩而地滅天毀。
天紀七九三四年,大地之氣初現,大地主江倒流,南方一萬二千裏被滅,天帝命金神蓐收,木神句芒,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前去探查處理,阻止洪水擴散。除水神共工之外,其餘三神皆下落不明。
天紀七九三五年,大地之氣開始擴散,一二三層天界異變加劇,多天界神獸逃往凡間避難,天帝下令斬斷建木,斷絕天地直接通道。後異變加劇,天庭搖搖欲墜,眾神恐慌,天帝下令眾神下凡,集合群神力量抑製大地之氣。女媧此時偶然得知獲得凡間四神物可抑大地之氣,速與天帝報,但天帝駁回,命女媧擇日與眾神下凡。女媧同年尋齊四物,無奈先於眾神私自落入凡間,後事不明,隻知地氣逐漸平穩,凡間萬物重生。同年,凡人現於大地。天帝封女媧為育神,招女媧回天庭,女媧未回,落凡間無蹤跡可尋。
……
好奇怪…
幾隻銀雀被低喃聲驚醒,撲動了幾下翅膀,抬頭察覺四周無異,將腦袋埋在翅膀下蜷縮著繼續打著瞌睡。
一位素袍女子站在盛放卷軸的格牆之前,眼神從一個卷閣掃到另一個卷閣,月眉微微蹙起,似乎在尋找些什麼。在她的麵前,是一麵高約五丈的白色牆壁,至於長度則左右望去看不到盡頭,在白色牆壁上如同蜂窩般緊密的排列著大大小小的卷閣,放眼望去足有數十萬個,有些卷閣的外麵還有著藍色的結界保護,從遠處看這麵牆,就好像是一塊巨大的白雲,在白雲的罅隙中隱約有著點點藍天透出,十分的奇妙。女子低頭,有些焦急的用手指捏搓著手中的卷軸,卷軸輕盈柔軟,拿在手上好像一灘冰涼的水一般,兩側被鑲金的軸底固定,軸上刻著不斷變化著的花紋,光是這些花紋,就足以讓沒有見過的人看上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