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球般的太陽剛剛冒出地平線,一股熱浪已是鋪麵而來。
在一個倚傍著座座雄偉群山的小村子裏已然是熱鬧非凡了,樸實無華的農夫都扛著鋤頭鐵鍬準備去田裏勞作,村婦們或是挎著竹簍或是背著背簍準備去給家裏的牲畜弄些草食,還有老年的村民都趕著自家的牛羊出去放養;一群土狗已是撒著歡的這裏聞聞那裏跑跑,偶爾還會興起的吠兩聲;雞鴨都被從籠裏放了出來,讓它們自己到處的抓些蚯蚓蟲子之類的吃食,這樣也好減少喂養的糧食成本.....
華夏大地廣闊無比,隨著社會大躍.進式的快速發展階段,像這樣的貧困的小村子已經很少很少了,但不排除沒有,像小夕村就是其中的一座。
小夕村坐落在H省西北山區,整個村子被大山環繞,交通很是不便,一條可以算是通往村外的城鎮的唯一交通樞紐的大路,早就被雨水衝刷的坑坑窪窪,小轎車都難以行走,當然小夕村這種貧困之地,也沒有誰家能開的起小轎車,連拖拉機整個村子都找不出幾台來。就算那些外出打工的小姑娘小夥在外掙了大錢也是想辦法在鎮上或是城裏買房子,搬出這座貧窮落後的山溝窮村。
能留在小夕村依舊過著貧窮生活的,都是那些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老一輩,因為住的時間算是久遠,已經產生了不舍的感情,不忍舉家遷移,他們唯一希望的就是他們的子孫不再和他們一樣麵向黃土背朝天的過活,能離開大山走出山溝,去城裏過上富裕的生活。是的在他們心中那些能在城裏生活,開著小車,三五成群的打著麻將不用下地幹活的都是富人、有錢人。
你可以說他們封建、守舊、古老……也可以說他們是傳統、執著、戀鄉……反正他們毅然準備在這個貧窮的小夕村平平淡淡的走完他們這一生。
當然還有一些年輕人也都住在這,他們也是和這個小山村一樣的貧窮,他們沒有什麼大的能耐能搬出這座貧窮的小山村,可能他們心中是多麼的渴望離開這座貧窮的小山村,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可是他們搬不動......沒有錢在城裏買房子住下來,也有可能他們有錢在城裏買房子,卻是沒錢在城裏生活下去,他們沒走出過小山村,會的隻是種田、養雞養鴨、放牛放羊而已......那些生活技能是局限了他們隻能呆在這——這座貧窮的小夕村。
在小夕村的背後就是一座座大山,在離小夕村十幾裏外的一座大山的山脊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這條山路在大山中隱隱約約、時斷時續看不清楚,因為這裏的樹都好些年頭了,長得枝繁葉茂,所以擋住了路線也擋住了濃烈的陽光。
一般像這麼遠的山上是很少有人跡的,因為太遠了,以前山上還住著些許人家,現在可都搬走了,有些發財了住到了城裏,有些則是搬到了附近的村子裏,畢竟村子裏搬走了不少人,那些空著的土房子也沒人會要了,所以都會很便宜的賣給需要的人,也能得些錢財。
而此時這條人跡罕至的山路山,半山腰處正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他正在抓著一些低矮的植被順著那條已經被長得快合起來的陡峭山路努力的向上攀爬著。隻見他身上穿著一件灰蒙蒙髒兮兮的長袖襯衣,那件偏大號的襯衣明顯不是他的,可能是他家中那個長輩的衣服;下身套著一條黑色的長褲,長褲已經髒的變成了灰褐色,上麵還有白色的點狀像是什麼樹漿,褲子的尺寸長短像是剛剛合適,隻是略微顯得有些肥;他腳上穿的倒是嚴實,一雙高邦的大靴子正套在他的腳上。
這樣炎熱的夏天也許在城裏可能怎麼簡單怎麼穿,早就是一群群的穿著短褲背心,拖著簡單的幾乎沒有束縛的人字拖,甚至奔放一點的可能隻套著一條大短褲,連衣服鞋子都不想穿了。
像他這樣穿的嚴嚴實實的卻是少的可憐,這不是他窮的連短褲背心都沒有了,而是他深深的明白在這樣繁茂人跡罕至的大山中,蚊蟲無數,各種可怕的昆蟲毒物更是多的很,穿的嚴實可以阻擋不少蚊蟲毒物的侵襲,穿著厚厚的皮靴在這樣的大山中行走不但防滑,更是像很多的毒蛇都很難一口咬穿……其實這少年最喜歡的就是這雙老式皮靴了,雖然已經很破舊穿著很悶熱難耐,可他就是喜歡,因為他是山裏長大的孩子,有這樣一雙結實耐用的皮靴就是一種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