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邊關急報(1 / 2)

噠噠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晨間的靜謐。

“駕……駕……”

馬背上一身戎裝的人滿臉急迫地抽著馬鞭,充滿血絲的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望眼欲穿。

他那身服裝早已是沾滿了血跡,還有一道道破口,腿上被撕裂了一塊,露出了紅色的血肉,而那個士兵卻似乎毫不自知,他伏在馬上,眼中隻有那不斷接近的宮門。

近了,近了……

在皇宮的大門前,馬上的人猛地一拉韁繩,隨著馬兒的一聲長嘶,那人從馬上滑下,過度的疲勞使他一下子跌坐在了被春雨打濕了的青石板地上。

“快!快!”他一把揪住一位上前探看的宮門侍衛的衣服下擺,將背上背著的裝有急報的紙筒遞上前去,“急報……邊關急報!”

那侍衛一聽,不敢耽誤,即刻就抓起紙筒向宮內而去。

等看著侍衛一陣小跑地帶著急報消失在宮門裏,他心中一鬆,眼一閉就昏死在地上,身下的雨水慢慢變得淡紅,沿著石板的紋路漫延開去。

“崔季。”

大殿之上一個年輕而又威嚴低沉的聲音響起。立於皇帝身旁的太監聞聲立刻走下殿去,從跪著的侍衛手上取下紙筒,快步回到龍椅旁,打開並取出急報,躬身送上。

一隻骨節分明的手取走了那份邊角沾著血的邊關急報,展開,凝看。手的主人麵貌俊朗,兩道劍眉,蘊著英氣,一雙星目,深邃幽遠,鼻梁挺拔,嘴唇微抿,此時麵上無一絲表情,不怒自威,讓人無端感到一股子強烈的壓迫感。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龍椅上的人還是那樣麵無表情地看著手中的急報,整個大殿裏的壓迫感越來越強。

安靜,絕對的安靜,殿下兩旁站著數十位大大小小的官員,此時無一人敢動一下,那急報上早已幹枯的血和皇上麵無表情的樣子就已經說明了一切——此事,絕對是無法善了。

“啪”一個輕不可聞的聲音響起。皇上終於放下了那份急報,但各個大臣的心中都七上八下不是滋味,坎坷不安,不知該為這詭異般安靜的低氣壓結束而鬆口氣,還是該為皇上接下來要說的話而憂心。

“勝、雲、朔、代四州以及太原已被*攻取,朕手中的這份邊關急報是太原府少尹發來的。”說著皇帝晃了晃手中紙,“五日,僅僅五日!朕從來沒想過這些個朝廷所養的官員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北都太原,三都之一,如此重要,居然那麼輕易地就讓突厥給占了!而且,居然隻用了一天!難道那些城牆都是紙糊的嗎?現在離太原被破已過了三日,是不是接下來朕又要被告知汾州也被攻破了呢!嗯?”

此時,這位年輕又俊朗的帝王的臉色已經沉了下來,眼中含著隱忍的怒火,帶血的急報被他緊緊地拽在手中,骨節都泛了白。深吸一口氣,片刻之後,皇帝的臉上又恢複了原先的無怒無喜,手緩緩鬆開,仿佛剛才的那一刻暴怒都隻是幻覺。

“此次伏利可汗親率三十萬大軍南下,現將至汾州。朕欲派將領兵三十萬前去退敵,爾等可有異議?”皇帝斂目,以手撫額。

“皇上,臣有事要奏。”立於前排的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大臣上前請奏。

皇帝猛地睜開雙眼,眼神移向那個躬身請奏的身影:“兵部尚書……何事?”

兵部尚書柯向凡微微抬頭瞄了一眼高高在上的人,低頭吸了口氣:“回皇上,據西疆斥候回報,吐蕃軍隊……恐有異動。吐蕃讚普已召集了三十萬大軍,大敗吐穀渾,駐兵於積石山一帶,雖還未東進,但……對我朝西邊境有莫大威脅。”說到後麵,兵部尚書的心中都不由有些緊張。

“嗬,原來是這樣,難怪突厥如此囂張。”皇帝冷笑,那笑中帶著的寒意,不由使眾臣皆是一顫。

突厥東犯,吐蕃西進,如此有默契的動作,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二者明顯是串通好的,連出兵人數都相同,使得大恒兩邊都得防備顧忌,兩邊都得派兵出擊,想必是起了吞下大恒的野心。而如今建朝不久,再加之連年的征戰,物資及兵力定是比不上平和年代。如此,不可謂不危矣。

一陣短暫的寂靜之後,皇帝開口:“安朔王今日為何未上朝?”

“安朔王偶感風寒,於府中修養。”立在一旁的太監崔季道。

“病了?還真是時候。”皇帝蹙緊了眉,“哎……”一聲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