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邊城失火(1 / 2)

三千年前,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硝煙四起。

太祖皇帝洪象升本已遁跡山林,修行半生,然不忍百姓流離、黎民疾苦,遂單騎下山,舉義旗,伐無道。

曆經十餘載,親率百萬將士征戰南北,縱橫東西,終得蕩平海內,一統江山。

太祖雄才偉略,勵精圖治。又數十載,使得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其嘔心瀝血一生,奠定了大魏王朝百世基業。

幾千年來,雖有北境胡夷偶爾來犯,但不成氣候,未能動搖王朝根基。西南蠻族,不過跳梁小醜,更是不足掛齒。

直到近幾十年,北方東胡國皇族,出了一位文治武功的雄主,其勢力擴張迅猛,且時有犯境擾民。最近幾次大舉南侵,震驚魏國朝野。其兵強馬壯,驍勇善戰今非昔比,令人望而生畏。

英雄似乎都喜歡紮堆出現。此時大魏南邊的占婆國國主也是位獨步古今的少年英才,野心勃勃。其未做國主之時,曾遊曆中原大地,驚歎大魏國之富庶安逸。反觀占婆所處之地卻是蠻煙瘴霧,還不如魏國的一座偏遠城鎮繁華。如今少年貴為國主,手握重兵,胸懷韜略,又得知大魏|新皇帝年少仁慈,難免對大魏生出覬覦之心。

……

永和城是大魏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城,比鄰占婆國和撣國,坐落在西南諸國通往大魏的必經之路上。

此地在南安城外數裏遠處,原本沒有城池,是供各國商賈貿易經商時,存放大宗商品以及牛羊馬匹車駕之用。得益於大魏的強盛,幾千年來,並無大的戰亂,於是逐漸建成了一座小城,至今已是極為興旺發達。

永和城不大,人口不多。所在之處,地勢平坦,易於建城,便於貿易,卻不是兵家善守之地。

大魏南疆真正能抵禦外族入侵的堅固城池,是永和城後麵的南安城。城外山水虎踞龍盤,易守難攻,邊疆將士大多駐紮於此。

南安城守將派了一位副將帶領少數軍士駐守永和城,主要是維護城中秩序。該副將名為洪守正,既是鎮西將軍手下副將,也是永和城主。

說起來,洪守正還是太祖之後,隻是年代遙遠,到洪守正曾祖時,就已淪為平民。洪守正現在的官爵,還是憑自己讀書習武,從軍抗敵,曆經數年博得的。

洪守正做了五六年永和城主,治理有方,相安無事。隨後便得到準許將家眷也一並接了過來,一晃已是十幾年過去了。

洪守正膝下二子。

長子洪剛,年十八,生得威武雄壯,武藝超群,跟在父親身邊習武從軍。

次子洪毅,方十歲,聰敏過人,甚得父母長兄喜愛。

洪毅家境優越,母慈父愛,他的童年過得非常快樂。性情也愈長大愈是隨和,臉上總掛著微笑。

洪毅不甚習武,偶爾興致來時,會跟隨父親兄長練練拳腳,隻為好玩,強身健體罷了。論武道,大哥洪剛六歲時都比他現在強上數十倍。

雖然生在這個武道為尊的世界,又是將門之後,洪守正卻也不強求洪毅一定要修習武道,隻是由他自己性子去。

洪毅好讀書。“讀書也挺好的嘛。”洪守正常說,在他看來,如此太平盛世,快活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