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洛陽米貴,居之不易(1 / 2)

在這片大陸上有四座極有名的城市;一是魔族的魔都落日城,其次是妖族的都城紅月穀,還有是精靈王國的首都翡翠城,當然其中自然少不了人類的都城洛陽城。

洛陽城前有洛水滔滔東逝,後有陽山虎踞龍盤,易守難攻,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始皇帝兵出函穀,統一人類建立大秦帝國的這數千年來,洛陽便一直是人類帝國的都城。

尤其是絕望河條約簽訂以後,各族之間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各自偃旗息鼓,修養身息。其後這百十年,帝國在當今三世皇帝的帶領下,政通人和,百業興盛,取得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如果說過去的帝國隻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童的話,那麼現在的帝國已經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了;或者說過去那場曆時漫長的戰爭人類隻所以沒有失敗完全是因為精靈族太強大的話,那麼現在的帝國絕對有實力和任何一個國家一決雌雄!

帝國的強大最好的體現便是洛陽城的變化,如今的洛陽城千門萬戶,繁盛無比;高矮的建築鱗次櫛比,寬窄的街道縱橫錯落,既有莊嚴恢宏的皇家宮殿,也有富貴堂皇的達官府邸,更有屋簷相連的普通民宅;賞風月可以去清雅幽靜的聽翠園,觀市井可以到人流熙攘的獅子街;富貴有花團錦簇的牡丹,貧賤有半文錢一碗的臭豆腐。當今的大詩人李杜形容洛陽是:“半城洛水半城山,一重風景一重天。”你要細細品味當真是很有些道理。

就在洛陽的西北角,也就是陽山山麓下不遠處,有一座占地很大的莊院。這莊院外麵白牆紅瓦,裏麵屋宇錯落,這裏便是陽山書院的所在地。提起陽山書院來那當真是赫赫有名,書院的建立還在大秦帝國之前,據說已有上萬年的曆史,曾經培養出無數光華璀璨照耀古今的人物來。遠的不提,近年來連續三任首輔宰相都出自這裏。當今三世皇帝更是為書院親筆題了“高山仰止”四個字,這是陽山書院至高的榮譽。雖然沒有正式下詔,陽山書院儼然已經是大秦帝國的國家書院了,就連院長這些年也是由吏部直接任命。雖然好多人對此極不讚同,覺著書院院長當以有德有能者居之,然而也隻能是發發牢騷,徒呼奈何罷了。

作為這樣一所學院,別說是高高在上的院長大人,就算是一名監事也是很有身份,極受人尊敬的,對於這點曹子安深有體會。

在這個以修道為主的世界,一切都以境界劃分。曹子安自幼修行,一直勤奮刻苦,如今已有五十餘載春秋,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個年齡其實並不算大,可自從前些年進入通虛境後他就再難有寸進。他很清楚修行之道並不全以勤勉為主,可以說機緣和天賦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究其一生連凝識境都突破不了的也大有人在,而那些有大成者不是機緣湊巧便是身懷異稟。可是機緣造化這種東西自是可遇不可求,天賦異稟更是和他半點不沾邊,他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庸庸碌碌的過去了,幾百年後自己也不無例外的將會變成洛陽城外的一杯黃土,以後便再也沒有人知道曾經還有一個曹子安的存在。

可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陽山書院院長苟不凡的賞識,提攜他當了書院的監事,於是他的人生又有了些色彩,那些本來見了他連正眼都不瞧一眼;眼睛仿佛都長在腦袋頂上的望族世家所謂的貴人們,忽然和他親近起來,隔三差五還請他去勾欄巷喝幾杯花酒,時不時竟然還送他些禮物,對於那些脂粉塗得比臉皮還厚的風塵女子他是打心眼裏厭惡的,然而對於那些貴人們口中的小禮物他卻很是歡喜,出生貧苦的他對錢財有著比一般人更強烈的欲望。曹子安當然知道那些人絕不是看重他的修為境界,所以他的人生裏第一次認識到這世上除了修行還有一些同樣重要的事情。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年和那些貴人們相處下來,曹子安的眼睛也漸漸高了起來,於是這日當管事的和他稟報說有故人的弟子求見後,他最初是不願去見的,因為在他的故人裏除了一些默默無聞的修行者便是一些窮酸迂腐的教書匠,這些人好像是他以前五十多年的人生寫照。他不想回憶過去,也不願回憶過去,他本來想讓管事的把來人打發走,可終究還是沒下了狠心。於是他擺了擺手對管事的說道:“你先下去吧,就說我一會兒便到。”

曹子安當然沒有像說的那樣去的那般快,他先是喝了一杯剛剛沏好的清茶,然後又看了一遍禮部關於今年會試的文件,其實那文件他早看過了好幾遍,甚至有些段落他都能背下來了,他隻所以這樣,那是覺著能讓別人等本來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他抬起頭看見太陽已過三竿,這才站起身背負著手不慌不忙的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