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陰謀陽謀(1 / 2)

戰國中原十六國中的大梁後人所建立起來的“避世間”位於薊州往南的一片群山之中,是當年隋淵明勘遍南方地理誌發現的一個天然而成的地方,其後又經過隋淵明刻意的鬼斧神工,耗時兩年,最終才成形於現在的避世間。

這個地方,除了國聖隋淵明和皇室後裔梁千羽知道如何進出外,其餘人一概不知。所以若是鄭芝萱等這樣的熟悉人想要進入避世間,必須經過隋淵明或是梁千羽的同意。而這些被二人帶進來的人,也從來沒有被要求蒙住眼睛或是“睡一覺”,就隻是大大方方的跟進來,可即便如此,仍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再次找到正確的路。

畢竟,於軍隊於地形都善於布陣的隋淵明傾其之力所布置出來的一個陣法,無論範圍還是規模都足以稱雄天下,豈能是旁人輕易可入?而且隨著陣法的不固定,其入口更是千變萬化,一次能進,從來就不代表一直能進。要知道即便是第二個知道入口出口的梁千羽,當年也是經過了陣法主人手把手的細心教導並曆時一年才熟悉的。由此便可見此陣的繁密,以及隋淵明無可匹敵的陣法宗師地位。

避世間中的行宮大院中,披一頭蒼雪白發的隋淵明坐在案桌前,看著桌上的一張信箋,唇角輕輕勾起,露出一抹欣慰笑意。這一次的衡安道劇變,究其原因是一場密謀已久的策劃。從當年隋淵明把大梁後人的避世間選擇在衡安道的時候,這個想法就已經在他的腦中初具模型了,畢竟任何的虎狼都不可能允許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隋淵明知道大梁必然會從避世間中出來去逐鹿天下,所以他就要確保以避世間為中心的方圓一帶不能出現任何阻塞力量,而這一帶,就包括了衡安道。

“拿下了衡安道,就等於迎來了一場持續到未來天下大亂的修養時間。”

隋淵明從地上站起,緩步走到一張桌前,桌上放著一張封印棋盤,是一場圍棋殘局,其中博弈一方正是身在眼前的隋淵明,而另一方,則就是隨同梁千羽出行江湖的縱橫家南宮正。圍棋十九道,縱橫有術,出身於縱橫家的南宮正自然對這種棋局出神入化,甚至於在當年的戰國時代,他就曾憑借這一手棋局,破了當時南方韓國與周遭國家的連合之勢。

而自古以來,在官場或是在沙場能博弈出一個製高地位的人,大多對於可清晰剖析局勢的圍棋一道有獨特研究。

天下大勢,古往走向,誰言不能匿於小小一方棋盤中?

心情甚佳的隋淵明手持白子,淡笑凝視大江橫天地的一條黑線,精亮雙瞳映著這一抹純黑,自語道:“從戰國時代起,天底下最擅長陰謀的就是你這個被千夫所指死了注定會下地獄的南宮正。嗬嗬,你以大龍藏大江,又以大江藏大龍,真就以為我看不出來?不過你也不在乎這些,陰謀陰謀,陰下之謀,入眼之人看了也盡是一片黑暗。那麼我索性不看,您覺得如何?”

隋淵明落下一子。

一片通徹。

門外有一人靠牆而立,是一個撓著褲襠的邋遢老人,鄒聞道。

滿越,戰國騎戰第一。

鄒聞道瞥了眼那個並不能看明白的棋局,語氣懶散道:“南宮正那個老家夥見到了你這一手,可你又怎麼能確定他不知道你留有這一手?那家夥從來就不是一個好鳥,在戰國時算天算地算天下算君王甚至於算自己,一手連橫攪得天下局勢盡歸大陽,這是誰都親眼目睹的事情。而這次雖然不知道他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站在北燕那邊,可不管他是真情還是假意,這次表麵上是大梁占據優勢的一手暗湧,在我看來未嚐就不是那個老家夥的以退為進。”

隋淵明淡笑,輕輕撫須,看著這個既是好友又是大梁最大助力的老人,同生於一個時代,也同在那個時代大綻光彩,隋淵明當然對這個“同道中人”更有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