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2 / 2)

登舟島上能作為柴火的有很多,但是添柴火卻是很有講究的,柴火並不是天天都可以去收集,時間不對去了也沒用。島上的蛇蟲鼠蟻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多如雜毛,這些生物一般在清晨活動頻繁,到了午時它們卻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可別小看了這些小東西,往往那些不起眼的,總能讓你大跌眼鏡,有時候它們還可能給你帶來不小的傷害。

有一次唐浩被花蜈蚣咬了,那傷口幾天都沒消腫,可把火生折磨得像猴子一樣上蹦下跳,那真的是太癢了。還有一次唐子鋒捉馬螳螂,不巧碰上馬蜂窩,結果下嘴唇被塹腫成了香腸嘴,那個樣子誰見了都會開懷大笑。這些就不一一說明,吃一塹長一智,往後的情況唐小言他們可學聰明了,防蟲粉、蛇藥……無論什麼對“五害”有用的統統帶上,全套裝備上陣為求萬無一失。

七個月的時間裏,唐小言四人和便宜師傅張凡更親近了,張凡也打算讓他們開始接觸武功,不過在這之前必須讓他們有習修武功的資格。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方法,唐小言他們的身體還處於發育的階段,並不適合習修過強的武功,不過提前打下一些基礎還是可以的。

身體素質的強弱與能不能習修武功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強,就很容易傷到斤骨,嚴重一點造成內傷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夠強,那麼他就有習修武功的資格,至於取得多大的成就,就得看付出的汗水和個人天賦了。

不過習修武功猶如水滴石穿,豈是一朝一夕就能修成的?如今社會,武分多種,武藝,武術,等……已經分成多個不同宗派的流承,不過武便是武,不管它怎麼變都離不開它本身的性質,那就是“動武”。

很顯然,唐小言他們的身體素質還遠遠達不到能夠習修武功的資格。在此之前唯有打下武學的基礎。每天張凡都會讓這四個菜鳥弟子紮上三個小時的馬步,然後取出木盒中收藏已久的珍貴藥材……百年何首烏熬成蕩藥讓他們吃過後才紮馬步。

紮完馬步讓他們靜泡在綠色的水池中數小時,這池中的水可是下足了料,百年靈芝外加各種草藥,就算是他們這個混小子渴了喝的荼水也被張凡動了一些手腳,百年人參切成生片放入茶幾中,效果是泡荼衝水人喝了大有益處,可謂百利於無一害,最後張凡動用針灸為他們梳通身上大大小小三百多個經絡穴位,如數做好了這才安心讓他們下山去。其實張凡有點期待,他想把自己的四個弟子訓練成最強的弟子,而不是一般有出息的那種。有時候張凡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那四個弟子,原因無他隻是唐小言四人主要是見識太短,黃金路變成了黃色石頭,那閃耀出金光的純黃金在他們的眼裏居然是一些顏色奇怪一點的石頭,要知道當初選擇建造它們的不過是為了吸納幹淨的塵土,這些塵土張凡自有用處。

那綠色的水池都是用上等的翠建設而成,名為“翡翠池”,不過在他們看來隻是好看一點的綠色水池,倒沒什麼大不了的。更離譜的就是頂部用來照明的珠子,那可都是一顆顆價值連成的夜明珠,可是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幾顆會發光的珠子,用處嘛當然是充當手電筒使用,可見他們無知到什麼地步。

年何烏首當成磨菇芹來吃,“師傅再來一碗!”對於各種珍貴草藥沒有一種是認識的,為了這些藥材還是張凡特別深入山林荒穀采集的,原因無他一般人絕對不可能把它們當作飯菜來食用。對於這種徒弟夠極品,張凡也不做什麼解釋,隻是收集了一些醫書給他們看:像《呂氏春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等……醫書、各方領域的書籍都有,為的就是讓小言他們了解得更多,也不打算把他們培養成武夫,文武雙全才是王道。

不過這些混小子可沒有那麼多心思看書,一覺醒來太陽高掛當空,解決了早飯就去釣釣魚,遊個泳,對此他們很是享受。雖然他們平時也會偶爾那麼一兩次看看書,隻可惜他們看的隻是圖案,書中之字一目十行,幾眼下去又是一頁。其實對於武功,無論它代表的是什麼,在他們看來也就是打架這麼一回事。因為在他們的眼裏,武功就等於打架,純粹是這樣理解的。

對於自己的徒弟心性未定,張凡也是早有預料,畢竟指望他們認認真真做事絕對是不可能。目前唯有等待了,等待時間把他們的心性定形,而且張凡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讓他們早點接觸武學罷了。在這段時間裏張凡也暗中觀察了很久,根據這的段時間觀察,張凡對這四個徒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徒弟唐小言,性格:沉默是金!少話,卻會察言觀色,在思考後說話往往一針見血。二徒弟唐浩,多話而樂觀,熱情而好客,唯一不足的是有點壞,常常哄騙小女孩給他看尿尿的地方,足以預見在未來一頭有顏色的狼已經旦生了。性格:熱情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