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吃了啞巴虧還沒辦法還手,而且身後還落了個罵名的反而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官員和士紳們照樣大發其財,國家大量白銀流入朝廷卻連九邊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一邊是窮奢極欲,一邊是抗敵入侵的邊軍要餓肚子,而普通的百姓隻能多交田賦,遇到災年時,朝廷連賑災的銀子也沒有,水利,道路,更加不必提起。於是小災變大災,到了陝西流民起義的時候,一切就不可挽回了。
西北和河南的百姓餓殍滿地,賣兒賣女吃觀音土的時候,江南的文人卻流連花街柳巷,河房裏演著風流佳話,筆記小說裏還罵著皇帝不修德行以致天下大亂,這天下,卻又哪有這樣的道理!
曾誌國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殺人,既然他們有筆,那麼,就把他們全殺光,筆全燒掉,書全毀掉。
曆史,從來就應該是由勝利者和上位者來書寫!
有此回答,常延齡覺得什麼也不必說了。雖然曾誌國已經表明不會篡位,但熟知曆史的都知道,君臣之勢已經成眼下這模樣,篡不篡位,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在中國曆史上,從王莽到曹操,再到楊堅,宋太祖,人臣而手握大權者,不篡奪者,幾稀?
他以死明誌之意甚是堅決,曾誌國知道勸不回來,隻是苦笑搖頭,道:“其實伯爺你倒是真不必死的。我敬你是條漢子,絕不會為難你。”
常延齡嘿嘿一笑,道:“大明享國近三百年,曆朝得國之正,無過我皇明太祖。今國勢將盡,勳戚與國同休,若是一個殉國而死的也沒有,太祖於孝陵中,將做何想?”
說一說完,他已經伸劍在脖中一抹,利劍鋒銳異常,一拉之下,喉嚨已經噴濺鮮血,幾息過後,鮮血狂湧,常延齡咯咯幾聲,頹然倒地,已經身亡。
“好,好的很。”曾誌國點頭而讚,道:“王朝傾覆,也是得有這等人的鮮血來殉,才能叫人感覺到一點痛楚。”
他目光冷峻,看著四周跪地的人群,道:“不然的話,殺盡在場豬狗,又有何傷?”
說罷,拂衣而行,向著宮中直趨而入,在他身後,數千甲士持斧列戟,將數千勳戚將軍文官宦官都逮捕看管了起來。
待曾誌國入宮之後,弘光事前答應的嘴響,到曾誌國領甲士而入之時,這位福藩世子,大明萬曆皇帝之孫,人稱蛤蟆天子的皇帝還是嚇的軟癱在地上。
“曾帥,曾帥……”
弘光喃喃而語,卻是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唉!”對他,曾誌國倒是有點深切的同情。老子是豬,他自己也長於深宮,對人間險惡哪裏知道半點?洛陽被破,一路逃到南京,驚魂未定,沒過多久,北京失陷,他在南京陷入了儲位之爭,被人罵的狗血淋頭。
其實他不是什麼傑出的皇帝,但也不是被人罵的那麼不堪。究竟來說,他其實就是個普通人罷了。
“將皇帝扶起來,”曾誌國吩咐道:“李天柱,交待下去,按我的吩咐去辦。這裏留下人好生伺候著皇上,不要讓他出了什麼事。”
李天柱響亮的答應了一聲,接著就出門辦事去了。
南京的內閣,勳戚,六部九卿,還有宦官,抓大部,留用小部,比如一些名聲不錯,而且確實清廉還能辦事的官員,除此之外,全部暫且看管,並不殺一人。
這一次,倒不是他心軟,南明殘軍甚多,而且地方上還有強大的實力,現在把中樞一掃而空,將來再想重建就複費更多的心力物力。
暫且留著,用他們來辦事,這樣隻要打退尾隨左夢表庚前來的清軍,江南與整個南方,大約就可以傳檄而定了。
至於後帳,那麼可以以後慢慢來算。
最少,他不用立刻擔心沒有糧食和銀子,以江南一地就能供養他的軍隊了,將來再擴軍時,裁撤其餘兵馬,趕鄭芝龍下海,收他的海權,五年之後,他就能用南方的財力物力建起一支擁有火銃和火炮的二十萬人的主力部隊。
八旗已經在迅速腐化下去,北方的災荒還要持續很久,那是個爛攤子,不但養活不了八旗,建奴還需要給北方幾個省輸血,沒有江南財賦之地,他們是玩不起的!
現在關鍵的關鍵,就是收拾南京人心,安定大局,調動大量人力物力,修築南京城防,安炮位,設防區,準備迎接來日大敵!
他下決心,就在南京,勝則華夏重生,敗則與國同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