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轉院(上)(1 / 2)

劉文英老人在醫院住了半個月院,其間,主要是張國雲陳思雅值班伺候,其他四家也常來醫院問候母親,尤其張國臣,每個周末都回來,每次回來都先到醫院來看母親。劉文英老人雖然做了全麵檢查,卻沒有查出是什麼病,老人一天天消瘦下去,茶飯不思,精神萎靡。開始,主治醫生說腸道有問題,感染了,後來,又說血壓高,影響了心髒,連著肺部也感染了,說肺部有結節,接著又說肝部也有問題,總之,老人年紀大了,哪個器官都不好了。沒有確認病症,隻得天天吊水。醫生也提出建議,最好轉到大醫院裏,作詳細檢查,這裏的醫療條件實在有限。

星期天,五兄妹聚在醫院,研究母親的事,張國藩提出母親的病在縣醫院查不出頭緒,最好是轉院到大地點,作一詳細檢查。張國飛也讚成轉院。張國臣提出轉院是最好的辦法,不然,在這裏會耽誤了母親的病,住院半個月不見效果,那一定是沒有對症下藥。如果再耽誤下去,把母親的病耽誤了,做兒女的可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最後,張國臣說:“我們聽老大的,看看大哥有什麼意見。”

既然幾個弟弟都這麼說了,都說轉院,老大張國剛也不好提反對意見。本來,張國剛想說,再住一個星期看看的,母親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在縣醫院有一線希望,都不要轉來轉去的,但怕萬一誤診了,耽誤了冶療,對不住母親。想著母親吃苦受累一輩子,到了晚年,才過上好日子,如今,正是享福的時候,卻一病不起,作為兒女,有這個能力給母親治病,卻沒有盡力,總是一種罪過。萬一母親在縣醫院沒有治好,出了意外,做兒女的也不光彩,別人會議論說,你看,張家兄弟姊妹那麼多,過得又都很好,兒孫滿堂,卻怕花錢,怕麻煩,硬是不給老太太看病,生生在小地方耽誤了。想到這裏,張國剛表態說:“那就轉院,到SH去,我們弟兄四個都去,國雲也得跟著。”

老大這樣一說,母親轉院的事,就算通過了。接下來,是籌錢的問題了。提到錢,大家都低下了頭,同時,心裏都有數,母親的錢,被老二和老六借去了,這個時候,該還了,總不能借著母親的錢不還,還讓大家平均拿錢出來吧?

“錢的事,怎麼個籌法?”張國藩提出這個關鍵問題,也是在座的最關心的問題。“SH一趟,沒有五六萬塊錢,打發不住。我們到SH得住賓館吧,六個人,少到底,一天得一千塊錢,就這還不一定能住得上。我媽檢查,一遍下來,沒有一萬多塊打發不住。接下來,肯定要住院,這一住下來,你看吧。”

“我媽有醫保,大部分都是能報銷的。”張國飛輕鬆地說。

“不是的,”張國剛說,“有的檢查費用,不能報,還有,不在醫保範圍內的用藥,也不能報。”

“這樣,”張國臣表態說,“我欠我媽的錢,一共我答應還五萬的,上次我讓陳夢茹拿出一萬,還有四萬,我想辦法立馬還上。我這借我媽的錢,陳夢茹是不知道的,這四萬塊錢,我還不能讓陳夢茹知道。你們也不要講出去,反正,我負責拿來,帶到SH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