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亂語(1 / 3)

世人傳說,極東之地有島名蓬萊,極西之地有穀名鬼域,極南之地有林名迷魅,極北之地有山名斷生!

……

古言坐車辭別湘平公主,一路心緒難平。忽聞似鳥非鳥之聲於上空傳來,甚是驚異。這種鳥鳴之聲他從未聽過,遂掀開簾子仰頭望去。隻見那似孔雀之形,卻非實體的飛鳥跟隨盤旋在馬車上空。急忙命駕車侍衛停下,慌亂下了馬車倚靠於馬身畔怔怔出神仰望。兩大刀侍衛見大人此狀皆是隨目光望去,隻見得那行於當空刺眼的太陽。遂即疑惑看向古言不知其中緣由,忽見馬車棚頂兩隻雀鳥振翅高飛向太陽而去。少頃化著黑點消失在視線中。

“大人?”一侍衛輕聲對古言道。

古言聞聲回神,覺兩侍衛眼帶疑惑,疑奇道:“你們二人未見空下飛鳥麼?”

“大人可是說那兩隻雀鳥,是有見到卻未有何奇怪!”另一侍衛道,心想難道大人未見過這種雀鳥,可就算未見過卻也不應如此失態吧?況隻是兩隻平常雀鳥而已,皇都之中比比皆是。

“哦?”古言聽後再仰頭極目細看,隻見那天空下確是有兩隻雀鳥,不過這兩隻雀鳥則是停於孔雀幻體內之中。那孔雀盤來旋去地在馬車上空豪無離去之意。古言心想,這兩侍衛莫非見不著?不知其緣由,便言道:“走吧。”遂上了馬車,卻未注意其懷中露出微微小角翠碧玉佩正閃爍著柔和迷幻之金光!

兩侍衛不疑,翻身上馬駕車而去。馬車之中,古言則是思緒紛亂,難道傳說並非空穴來風,而有跡可循?不禁又聞得空靈鳥鳴,再次掀窗眺望。那孔雀之身上不斷變幻五色之光,兩隻雀鳥在其體內似體型有所增盈。亦見古道旁林之中又飛出一隻燕雀,直衝那孔雀飛去,一頭撞入體內。扇動的翅膀合攏停在孔雀體內,似是有享受舒適一般!馬車一路馳騁,途中諸多各類各色飛鳥,如是百鳥朝鳳一般盡朝孔雀飛去。古言心緒難平目不轉瞬盯著,驚訝發現非所有的鳥類都能入得孔雀體內。八層飛鳥皆撞在那五彩流光虛形上被彈回,彈回的飛鳥晃晃下墜。然又奮命飛逐不斷撞擊,使得天空似下起驟急血雨一般。

這暮暮使得兩侍衛驚恐膽顫,他們隻見得鳥飛血灑,時有形色不一飛鳥屍體刷刷落下。兩人在大內訓練有成,日下也是常見紅血之人,到是頗為堅定繼續趕車。若是換平常之人,怕早是棄馬慌逃了!

日薄西山人歸去,馬疾人驚不知時,瀟瀟血雨長空灑,來來去去幾時休!

“大人,前麵便是瀟湘城了。”策鞭駕馬車侍衛道。

路途久見怪異之幕,古言似習慣了。不在如初見之時那般驚怪震驚,此時聞侍衛之言,收首放簾道:“瀟湘城是襄州地界內弗郡下縣城吧。今晚暫居歇息,明晨在上路!”

“是的,大人。”

當年太宗聖皇起兵於末微,憑借仁德之心,善人以禮,智慧極絕諸多緣由,將當初群雄四起紛爭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的聖國一統。後改革圖新,以民為本。將殘破荒戡亂國家一步步扶持而起!後又經過三代聖皇兢兢業業圖強,不留餘力培養人才之下才創下盛世安樂之勢。到了這代聖皇更是了得,欲有吞並周邊四國一統天下之勢。使得四國未戰便怯,忙是俯首道臣,年年進貢納稅。聖皇憐惜百姓,便罷了掀起戰火之意。宣言四國之兵不許一卒入聖國,四國之百姓皆可自由移居聖國之內,須在各州記錄上報國府。聖國乃分五大州,一州分八郡,一郡劃九縣,一縣則是不限製城鎮村落!可知聖皇統禦著多大地界,人口財富不計其數。能將如此泱泱大國治理得條條有井,使百姓安居,不受寒凍饑餓,非曠世才能者無為。智仁德禮義信缺一不可!而皇都就定在襄州天安城,天安也成為聖國最富饒廣闊之城!

馬車行道瀟湘城門口,已是天暗。城門口來來往往馬車行人不絕,但卻是兵將看守城門,唯城頭之上有三三兩兩身穿金甲手持尖矛侍衛來回踱步。這些侍衛隻是以防發生騷亂口角而巡視,但卻是個個神色嚴峻,無絲毫懈怠之勢!

古言坐車甚久,命侍衛停車,躍下馬車伸手挺腰深深吸氣,頓覺神清氣爽。仰頭望去,層層厚雲如梯形一般,又如潑墨灑在宣紙上。春風忽急忽緩吹動烏雲蔽了天,許是一場春雨將至。嗯?古言突見那一直隨車翱翔孔雀不知何時消失,不知是飛走還是隱匿了?心道難怪許久未聽見鳴叫,如此也好。若那孔雀未消,那漫天血雨恐要引起世人恐慌,徒增不少麻煩,心下也是寬心不少,未知才是可怕。

路有人見古言身著金絲鑲邊錦衣官服站於道邊,皆是紛紛揖手恭敬稱大人,卻不顯得謙卑。古言聞言回手虛抬,示意不必多禮。前有人見狀忙讓過道路,古言則是搖手擺頭跟隨眾人之後緩緩入得城去,兩侍衛忙緊隨其後牽著大馬咕嚕嚕而行。入得城裏,隻見城內繁花似錦。各色酒樓商鋪燈火瞳瞳,高掛燈籠於風中輕輕搖曳。小孩子追逐嬉戲,少男少女成群相歡,商家不斷吆喝,吵雜喧囂之聲深入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