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謀定(1 / 2)

項玄明來到前廳的時候隻見到李叔一個人,便對李叔問道:“安王世子呢?”

李叔冷臉一哼:“臭小子,你還知道出來啊,安王世子已經回去了。這是安王世子給你的請帖。”說罷將請帖遞給項玄明之後就回自己屋裏去了。

項玄明訕訕一笑,摸了摸尷尬的鼻子。李叔這脾氣啊,總是這麼冷,雖然對自己是極好的。

項玄明隨便找了個椅子坐下,將那大紅請貼打了開來。項玄明這才知道原來安王世子是來請自己明日去參加他那家中舉辦的梅園詩會。

說道安王世子,也是一個奇人。

這還多虧了項玄明在從南楚往大隋的路途中閑來之時將叔父,也就是南楚皇帝給自己的南楚情報看了一遍。這份情報記錄了大隋重要人物的性格、關係,倒也是簡明扼要。

安王世子為安王楊安之子,名叫楊動。據說是小時候過於好動的原因,便起了這個名字。但長大的楊動卻也不愛動,就喜歡些安靜的事情。

比如這詩詞歌賦。又比如這梅園詩會。

安王世子楊動好詩,平日裏喜歡與那些文人墨客交往,對這些才子更是出手十分闊綽。若是遇到楊動喜歡的,隨便送座宅子都不是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楊動不計較這些才子的出身。

大隋和南楚一樣,在取士上采用科舉製。但是,如今不管是南楚還是大隋,其實朝堂之上大部分還是世家大族之子弟,真正的寒門子弟是非常少的。

因為讀書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普通之人首先得要麵對昂貴的學費這一關,然後是書本、文房四寶等等。在這些都完成之後,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趕考。這路途的費用就頗為不菲,若是路上遇到盜賊那可真是嗚呼哀哉了。

不過,總有些人堅持下來了,但是到了洛陽之後,在等待考試的時候總是要生活的。洛陽為大隋都城,商業甚是繁榮,可居住卻是不易啊。

來到洛陽的寒門士子,若是能得到安王世子青睞,那可就幸運至極了。

至於那些世家子弟,更多在意的是安王世子這一身份,畢竟安王是當今大隋皇帝的同胞弟弟,雖然安王不喜政事,卻仍然擔任了吏部侍郎一職,這可是有審核官員之重任的。並且,太後因為喜愛小兒子,經常召見安王入宮,順帶呢,安王世子自然也是經常入宮的。所以說,對於麵聖這一事,安王世子可謂是家常便飯了。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因此,楊動每年舉辦的梅園詩會雖然不過兩屆,其火熱程度已經不亞於洛陽南巷那等尋花問柳之地了。

楊動的梅園詩會如此火熱,但安王卻非常不屑,安王更喜歡紈絝子弟玩耍的事物。這等詩會曾被安王批為附庸風雅,倒也是頗為好笑。但是楊動的同胞妹妹楊柔卻很喜歡。

說到楊柔,那也是一個奇人。

楊柔雖然名字裏有個柔字,卻一點也不柔弱。楊柔的母親在楊柔出生時就去世了,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幼時的楊柔體弱多病,這可把安王操碎了心。

安王為治好女兒楊柔,遍請洛陽名醫,卻還是無濟於事。直到後來由皇帝出麵,請到了一位麵戴紗巾的女子為楊柔診治。那女子診斷完後,隻是對安王說了句:“楊柔體質極陰,所以體質較差,但如果隨我學武,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安王雖然舍不得女兒學武受苦,但是為了女兒身體著想,便也就應允了。

之後的八年裏,楊柔隨那神秘女子上山學武,一年才歸家一次。

在這八年的一次歸家之時,楊柔的武藝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原來楊柔在回家的時候,於洛陽小巷裏看到一名富家子弟正在調戲當街賣菜的小姑娘,楊柔一下子看不過眼,就上前教訓了幾句。

沒想到那名富家子弟乃是宇文世家嫡係子弟宇文讓,平日裏驕橫慣了,再加上因為楊柔不常在洛陽,以為不過是普通草莽中人,便吩咐隨身帶著的護衛打上楊柔一頓。

卻不料楊柔一弱女子麵對七八個威猛的好手絲毫不見懼意,直接把護衛打趴下後又抓住想逃的宇文讓,狠狠揍了一頓。

這件事傳遍整個洛陽城,讓楊柔一時風光無兩,成了洛陽勳貴圈裏風雲人物。

安王聽說之後倒也沒說什麼,誰叫他就這麼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呢!

說來也奇怪,除了安王那已過世的正妃為他生過孩子之後,其他的侍妾都沒有為他誕下子嗣。

話說回楊柔來,雖然她武藝高強,但自小愛好詩詞,因此對這梅園詩會興趣也是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