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我們人類的一大步。—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馬路彎下腰認真地綁起鞋帶,從小到大,鞋帶是他煩心的事情之一,不經意之間,左腳的鞋帶總會鬆動,讓他不得不經常蹲下重新係上。地麵很幹淨,沒有落葉,顯然剛剛掃過,身旁幾輛自行車快速繞過,清脆的鈴聲顯示著對他的不滿。
馬路綁好鞋帶站起來,端詳著麵前這幅大鐵門:門很寬,足有十五米,門正中上方有一個圓形的標誌。右邊是一個小鐵門,可容自行車和人通行,門後是一個傳達室。有一個老頭坐在那裏。
現在是7點40分,上班的人不多,馬路從口袋裏掏出一包“榕城”,抽出一支點上,這是今早出了火車站買的,火車站離這裏不遠,於是就走著過來。深吸一口,吐出一個煙圈,馬路搖搖頭,向小鐵門走了過去。
老頭注意到來人接近,抬起頭來,一張笑臉出現,“師傅,我是來報到的”。
一支香煙遞過來,老頭接了煙,問到:“小夥子,去哪個部門?”。
“科研所,這是我的身份證”。
老頭把身份證登記下來,揮揮手,“順著右邊路走,後麵第二棟,樓上有個大天線的就是”。
離開傳達室,馬路看到麵前這棟蘇式結構的主樓,樓高四層,樓寬一百多米,順著右邊的車道,繞過主樓,一棟八層樓高的辦公樓出現在眼前,樓前是一個大花園,連接著主樓,這棟辦公樓有兩個門,靠近右邊的門邊掛了一個牌子“科學技術研究所”,進門對麵是一個電梯,電梯旁邊有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桌子上有一杯茶冒著熱氣,卻沒有人。
馬路按了電梯的按鈕,電梯過了好一會才下來,進了電梯,看著6樓按鈕旁邊貼著一張塑料條,上麵印著“科學技術研究所”,於是按下6樓,電梯慢悠悠地上行,不時發出“匡匡”的機械摩擦的響聲,讓人覺得擔心,不過總算到了,門開了。
眼前是一個長長的走廊,兩邊都是辦公室,大部分辦公室都沒有開門,隻有靠左邊的頭兩間門開著,馬路走了過去,第一間辦公室沒有人,門楣上掛了一個牌子“所長”,第二間辦公室門楣上也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辦公室”,馬路沒有猶豫,走了進去。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婦女正在搽辦公桌,抬頭看見馬路,眉毛揚了揚,沒有說話,馬路趕緊笑著說:“老師,我是來報到的”。“哦,你是新分來的馬路吧”,“是,我是馬路”,中年婦女走過來把手中的搽桌布往一裝滿水臉盆上一擱,“我姓劉,是科研所的辦公室主任。”馬路趕緊放下背包,說:“劉主任,您好!”,然後端起臉盆和搽桌布,“我去洗”,劉主任笑了笑,說:“洗手間就在前麵,那可以接水”,然後提高聲音叫道:“李師傅!”,遠處傳來回答:“在這”,劉主任對馬路說:“那就是洗手間,李師傅是看電梯的師傅”。
馬路小心翼翼地端著臉盆,走進洗手間,一個高大的中年漢子正在洗拖把,馬路說:“我是馬路,新分來的”。中年漢子轉過身來,直直地盯住馬路,“我叫李銀河”,李銀河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眼神銳利。說完話李銀河轉過身去,繼續洗拖把。馬路也開始洗搽桌布,洗完後又接了一盆水,往辦公室走去。
進了辦公室,馬路放下臉盆,絞幹搽桌布。被劉主任叫住,“小馬,過來,我們談談”。馬路口上叫著好的,規規矩矩在劉主任對麵坐下,劉主任清清嗓子:“小馬呀,這次我們科研所一共隻安排了兩名大學生,一個是你,還有一位劉剛,你們要在這裏好好工作,尊敬領導,尊敬老同誌,所裏麵年輕人多,相信你們很快會融入集體”。
劉主任又介紹了所裏麵的組織結構,全所分為電視科、廣播科、網絡科、辦公室、設備科。新來的同誌先去網絡科實習三個月,然後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