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決策者(3 / 3)

“如今我國四麵受敵,盧法王國、瑞沙帝國、甚至加爾曼王國都在虎視眈眈,如果我們揮軍深入教廷國,不僅會引起父神教眾的反感,也會給其它幾個方向的敵人帶來可乘之機!”

伯明頓上將的這番話自然有他的道理,現在盧法王國軍,瑞沙帝國兩個方向的軍隊都在朝蘭諾境內挺進,在外患未除的情況下,顯然不是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最佳時機。

“南方軍團已經承受了太多的損失,西線和北線萊恩河戰區、東線斯索瓦爾山口的戰事尚不明?”伯明頓上將繼續道,“所以我軍更應該保存實力,以備不時之需。如今敵人願意歸還伯蘭頓城,我們為何不順勢答應和談的條件。教廷國自然是必須受到懲治,但那也應該是在我國解除其它幾個方向的外患之後!”

“盧法王國,還有瑞沙帝國不可能給我們造成更多的麻煩!”

羅斯庫這樣回答道,他知道伯明頓上將的理由很充分,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準備。現在雖然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但他堅信自己埋藏在盧法王國和瑞沙帝國後方的那些布置,很快就會展現效果。自從針對英德克王國的計劃成功之後,羅斯庫已經變得自信了許多。

“那些隻是殿下的猜測,口說無憑!”伯明頓上將反駁道,他不知道羅斯庫的那些布置,所以根本就不相信盧法和瑞沙兩個國家不會對蘭諾沒有威脅。

羅斯庫在盧法王國和瑞沙帝國的布置目前還是機密,一直都是他在暗中安排,就連阿爾琳娜也知之甚少,所以他此刻不可能對伯明頓詳細解釋。

隻是羅斯庫既然不說明的話,伯明頓就更不可能同意他的做法。

“維多特中將,您認為如何?我們應該和城內的敵軍進行談判嗎?”

伯明頓上將見一時之間不可能說服羅斯庫,便開始尋找幫手。目前蘭諾軍中就他們三人權利最大,所以每當遇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其中一人就必定會尋求另外一人的幫助。

萊絲聽到伯明頓的問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她雖然長期與羅斯庫相處,但與這位親王殿下的關係算不上密切,偶爾也會反駁對方的意見。但是這一次,萊絲內心當中對羅斯庫的提議其實是很讚同的,如果眼看著敵人若無其事地從伯蘭頓城中撤出,然後平平安安地回到教廷國,萊絲也會感到十分憤怒。

但是作為一個天生就擁有同情心的女性,盡管萊絲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裏一直都提倡無視城中市民的安危,直接強行攻城,但是一旦出現了能夠平安救出所有民眾的機會,她便不會願意輕易放棄。

是以,萊絲仍舊是希望按照伯明頓上將所說的,與城內的敵人談判,和平的收回伯蘭頓城,救出城中所有的民眾。

羅斯庫與萊絲相處了這麼久,光看她的表情,就能夠猜到她想要說些什麼。因此當萊絲剛剛張開口,羅斯庫便搶先說道:

“事實上,就算你們二人都不同意我的計劃,也必須按照我說的去做。”

此話一出,萊絲立刻就一臉愕然地望著他,之前想說的那句話也吞回到了肚子裏。

伯明頓上將則有些不滿的向羅斯庫說道:

“殿下,雖然您貴為親王,又是帝國軍總參謀長,但是您的權限似乎還不足以決定這支蘭諾軍的動向。”

如今圍在伯蘭頓城外的蘭諾軍,一部分來自第七軍團,一部分來自第四軍團,一部分來自親衛軍,還有一部分是四周城鎮趕來的民兵,組成可以說是非常複雜,所以無論是伯明頓上將還是萊絲,都無法完全掌握這支軍隊的指揮權。而無論從那個方麵來看,羅斯庫這個總參謀長所擁有的權力反而是最小的,伯明頓和萊絲之所以總會征求他的意見,主要還是因為他代表的是女皇陛下。

但是,當羅斯庫收到了阿爾琳娜寄給他的那封信後,一切都有所改變。

“其實……”羅斯庫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拿出了那份女皇給他的任命書。

“陛下早就已經授權於我,指揮伯蘭頓城外所有的蘭諾軍。”

伯明頓上將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份任命書,上麵的內容很少,也很簡單,卻有著女皇陛下的親筆簽名和印記。

這份任命書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羅斯庫實質上已經是伯明頓以及萊絲的直接上司。

確認了那份任命書,萊絲倒顯得十分泰然,她在帝都的時候就經常跟在女皇夫婦身側,雖然她直接的服務對象是女皇,但偶爾也會服從羅斯庫的指示,此時羅斯庫一躍成為她的指揮官,雖然讓她感到意外,卻也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見到親衛軍長撇著嘴,卻十分沉默地站在了羅斯庫的身後,伯明頓上將便立刻意識到:親衛軍長已經認可了那份任命書的內容,親王殿下已經成為了城外這支蘭諾軍實質上的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