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連一個調皮的幽靈都察覺得到,何況伏地魔?
“我去……辣雞圖,從未見過你更新如此給力過,居然新就是二十多萬字,厲害了!”
“我就知道,以這騷豬的碼字速度肯定有不少存貨!居然還有空去寫別的小說!”
“有或者說……這貨鬥破的存貨不多,時間都拿來寫這兩本書了。”
“不得不說,辣雞圖的文筆又進步了,這個魔法世界好像跟之前所有的魔法世界設定完全不同啊!好像更加新穎,更有意思的樣子,值得一看。”
“我也覺得好像更有意思的樣子,我先看去了,好奇哈利波特進了霍格沃茲會怎麼樣的。”
“完美的場景描畫,更精致的細節描寫,厲害了word圖!”
“看不懂,我還是喜歡看《鬥破蒼穹》,寫爽文就好啦,這都什麼玩意啊。”
哈利波特引起的爭議很是不小,冰與火之歌,當然也一樣,甚至,冰與火之歌的爭議還要更大一些,哈利波特還寫的比較通俗,可能是針對的受眾不同的關係,對魔法世界的設定描寫的也更加的詳細。
但是冰與火之歌……
事實證明了冰與火之歌的受眾是高端人群,不適合小學生看。畢竟,李嘉圖是一名網文作家,他之前寫的小說,受眾也基本都是一些喜歡快餐式爽文的讀者,在這樣的讀者人群中,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類的小說。
這突如起來的風格轉變,收獲爭議其實也很正常。
這一點,李嘉圖也早就考慮到了,這也是他一邊更新《鬥破蒼穹》《盤龍》,一邊更新《哈利波特》和《冰與火之歌》的原因,這是在給讀者們一個適應的過程,其實也不能說是適應,應該說是……
愛看哪本看哪本!
《冰與火之歌》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裏所發生的一係列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曆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在內容及風格上,《冰與火之歌》是現實生活的一麵鏡子,人性真實的寫照。
寫作手法上還運用了pov(point-of-view,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以輪流交換人物第三人稱視點的敘事方式進行描寫,從而推動故事的進展。
這樣的寫法,也讓更多人感到新奇、不習慣。
不過……
相比起來,這兩本小說真正意義差評,卻並不多……
因為他們的差評,就隻是個人向的差評,像是什麼太深奧了,太黑暗了,根本也提不出什麼實質性的意見。
反倒是一些文化素養比較高的人……
無論是《哈利波特》還是《冰與火之歌》,除了新穎的故事,他們還能夠從中獲得一些額外的東西,就譬如《冰與火之歌》第一卷《權利的遊戲》中,那人性的掙紮,簡直就像是現實社會的一麵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