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母係氏族公社(1 / 2)

母係氏族公社的產生人類社會的曆史隨著人類的誕生而開始。直立人階段的原始人類已經過著集體勞動、共同消費的社會生活。到早期智人階段,人類開始在集體組織內部進行按性別和年齡的分工,例如男子集體狩獵,婦女集體采集野生植物,老年人活動於居住地附近,青年人外出等等。同時,在婚姻關係上,則從原始的亂婚進入血族群婚。

血族群婚就是在一個集體內部禁止母輩和子輩之間的通婚(但同輩人之間卻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亂婚進步。實行血族群婚製的集體,又稱之為“血緣家庭”。恩格斯說:“這種家庭的典型形式,應該是一對配偶的子孫中每一代都互為兄弟姊妹,正因為如此,也互為夫妻。”這是人類婚姻關係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組織的最初萌芽。

到晚期智人階段,實行血族群婚的血緣家庭逐漸轉變為實行本血族內禁婚、必須和血族外的異性通婚的族外群婚製,從而導致氏族組織的形成。在這種族外群婚製下,本血族的兄弟姊妹不再互為夫妻而隻能和另一個血族的男女通婚。這種實行族外群婚的血族就逐漸形成一個界線分明的社會集團,即氏族。族外群婚比血族群婚又進了一步,它有助於人類保持較緊密和持久的結合,並且可以避免由於血親通婚對人的體質造成的危害。

氏族組織是當時社會的基本細胞,氏族成員共同居住,集體勞動,平均消費,一個氏族就是一個原始共產主義的公社。由於實行族外群婚,人們隻能辨認生母而不能確知生父,同時由於男子多半外出狩獵,婦女在居處周圍從事采集,能夠較多地參與和管理族內事務,因此這時的氏族無例外地都是母係氏族,氏族首領多為女性,婦女在氏族中占有比男子更為重要的地位。這時許多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婦女雕像,證明當時人對女性的崇拜,而男子的雕像則絕少發現。這一時期的某些遺址表明,已出現大型的氏族住地,反映了氏族成員的集體生活和平等地位。隨著社會組織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進步,人類也開始了精神文化方麵的創造。在西歐、北非和南非等地,都發現過屬於這一時期的洞穴壁畫,其中的動物形象如野牛野馬等都畫得靈活生動。我國山頂洞人的文化遺物中也有穿孔的狐、鹿的牙齒,刻了溝的骨管,鑽孔的小礫石,小石珠和穿孔的海蚶殼等裝飾品,表明當時人類已有藝術表現的技巧。

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以後,人類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在有些地區,從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還經曆一個中間階段,叫做中石器時代,它的特點是弓箭的發明和石器形製細小,也稱“細石文化”。就世界範圍而言,中石器時代大約處於一萬五千年前到一萬年前之間,而新石器時代則大約開始於一萬年前,但這是以亞、非一些先進地區的發展為標誌的,由於曆史發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在時代先後上差別很大。

新石器時代生產工具發展的特點,是磨製石器的出現。人類用鑽、磨等新技術製作石器,可以大大提高工具的效率。石器鑽孔以後能更牢固地和木柄結合,構成複合工具,例如石斧、石鋤、帶尖石的槍矛等。石器經過磨製可使邊刃更為鋒利,反複磨製還可以多次使用,特別是一些最堅硬的石料,隻用打製法不能得到恰當的器形,磨製則能達到目的。因此新石器時代標誌著生產工具發展的一個新水平。厚實堅硬的石斧,石鋤是伐木開荒的主要工具,槍矛弓箭用於狩獵,捕魚工具除魚叉而外,還使用了魚鉤和魚網。陶器的發明和使用,也是這時期的一個突出的成就。陶器可以製成各種器皿,用以煮熟和儲藏食物,並作其他生活用品,使人類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新石器時代社會生產力方麵的革命性的變革是畜牧和農業的發明。人類在狩獵勞動的長期實踐中,發現某些動物可以馴化,首先馴化的動物是狗,其次是山羊和豬。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較大規模的畜牧才出現。這時的牲畜除狗,羊以外,還增添了牛和豬。把大牲畜作為役畜,例如載重運輸、拉車、拖犁等則更晚,要到原始社會解體階段才開始出現。

發明農業的主要是婦女,因為采集多半由她們擔任,在這過程中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便由采集發展為種植,逐步培育出一些優良的農作物,有計劃地播種和收獲。人類一步步地走完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千年的時間。考古發現的最古的農業村落,屬於約九千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1956年在巴勒斯坦約旦河畔的耶利哥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最近研究定為公元前7800年。在伊拉克北部也發現過時代相近的早期農業村落。這些早期村落中都發現過石斧、石鐮、石臼和穀物的遺跡,說明當時人已進行“刀耕火種”的最初始的農業。在伊拉克的雅爾莫發現的後期農業村落,定為公元前七千——六千年左右,反映了當時比較發達的農業水平,石製農業工具更為眾多和精巧,從穀物的遺跡中可以辨認出小麥和大麥的品種。這個村落遺址有二十多幢長方形的多房間的茅屋,說明住房建築也有很大進步。與此同時或較後,在埃及的尼羅河流域、伊朗和我國的黃河流域,也出現了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村落。歐洲的新石器時代農業則較亞非先進地區發生得晚。在美洲大陸,印第安各族人民獨立地創造了他們的新石器時代農業文化。亞非地區的古代農業民族培植了小麥、水稻、棉花等優良品種,印第安人則培植了玉蜀黍、馬鈴薯和甘薯。畜牧和農業的發明使人類通過生產勞動創造物質財富,更主動、更有效地向自然作鬥爭,因而成為社會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