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來啦!”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鬆江市華山路兩旁邊擺攤的小販飛快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其中有一個小商販年紀不大,看起來大概也就十八九歲。他賣的東西很奇怪,那是一塊塊四厘米寬六厘米長厚一厘米的木牌,每個木牌上都刻畫著奇怪的紅色圖案。
此人名叫付運是個孤兒,從他記事起他就沒見過自己的父母,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陪伴他長大的隻有自己的爺爺付琰。爺孫二人以前一直生活在鬆江市東邊的一座山裏,直到半年前老人病逝,留下付運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
付琰並沒有讓付運去接受九年的義務教育,在付運八歲的時候付琰便按照一本名為“符咒千決”的古書教授他裏麵的內容。
說來奇怪,這本“符咒千決”雖說有千決二字,可全書緊有一副被描繪上線路的經絡圖和九句口訣以及九頁“鬼畫符”。
付琰在離世之時沒有來得及交代什麼,隻說了一句“我的筆記”便永遠離開了。悲痛之下的付運將爺爺的屍體安葬好以後並沒有離開,也許是懷念,也許是習慣。又過了半年時間,對爺爺的懷念漸漸淡化他這才拿出爺爺留下的筆記看了起來。
筆記很厚,從發黃的書頁可以看的出有些年頭。整整三天,付運才將筆記一字不落的看完,當最後一頁合上後才從震驚中恢複過來。
原來付運的爺爺已經活了二百多歲了,而他從小學習的“符咒千決”竟然是傳承了萬年的修仙之法。隻不過這種修法走的是另一類的路線——符咒之術。
根據付琰的筆記記載,付運現在的修為處在斷魂三階,這指的是符咒術士的自身修為。至於符咒之法付運也僅僅是隻掌握了基本的九九歸一,說白了就是隻掌握了八十一種。
符咒分為符祿與咒印兩種,由於可以相互搭配,所以在九種符咒的基礎上是可以疊加的,每一種符與咒的搭配都是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
半個月後,下了山的付運的開始了悲慘的生活。由於沒有文憑又沒有手藝,甚至連基本的刷碗端盤子都幹不好。在被辭退了數份工作後他便放棄了再找活幹的打算,因為每次不僅得不到工資還一次一次的被罵成廢物。
付運雖然生活在山裏,但也不是與世隔絕。隻不過以前都是爺爺處理這些事物,自己做的就是按照書裏的記載修煉。
下山後的第二個月,付運無意中來到市北的華山路。他發現此處有很多小商販,衣食用品、百貨日雜都有人販賣,甚至還有人戴著墨鏡給人看相算命。唯一不好的就是時不時的有城管過來,但也沒出過什麼亂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付運發現這些算命的每天都會有不定的收入。有時幾十有時幾百,大概全下來每個月應該可以賺三四千塊,雖然不多卻也能混個生活。看著爺爺留下的錢所剩不多,付運決定製作些符咒牌賣賣。
現在在人們印象裏符都是用黃紙和朱砂寫的,但是在“符咒千決”中所有的材料皆是靈木靈石一類,按現在的稱呼其實就是桃木、雷擊木、玉石、雞血石等此類物品。除此之外還有一樣必須品就是符咒術士本人的鮮血。
“快來看看吧!平安符便宜了,五十塊就能包你平安一年!五十塊你買不了吃虧,五十塊你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你別錯過。快來瞧一瞧,快來看一看吧!”在這擺了半年攤的付運已經徹底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小商販。
“小兄弟!你跟老哥交個實底,你這到底是哪學的?上次買了你一塊平安符我研究好久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不過說實話你這個符還真是超好用,幾次三番的救了老哥的小命!”坐在付運旁邊的一個戴著墨鏡的中年人湊了過來。
“王哥!我都說好多次了,這個不能告訴你的,你就死了這條心吧!”付運捂著腦門說到。
這人姓王是個算命先生,具體叫啥付運也不知道。隻知道此人跟一道士學過點相術,雖說不算什麼能人但水平也還可以。
半年前付運來此擺攤賣符,此人還特意買了一塊。說是為了給自己買個平安,其實就是想偷師,可惜的是任他如何研究也無法了解其中奧義。
“城管來了!”話音一落,付運就看到不遠處走來一個身穿製度的男子。
收拾商品跑路已經成了眾商販的條件反射,隻要有人喊出“城管”二字,一幹人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此地,付運當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