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嫩駒揚蹄(2 / 3)

就這樣,呂奇在私塾和獵場生活了3年。

1923年3月,呂奇之父呂誌得重病離世,其母身體本來就弱,悲痛欲絕,傷心過度,一個月之後也撒手西遊了。父母雙亡的呂奇便跟著外公一起生活。呂奇的外公叫蒲正,表麵上是一個老獵人,其實還是當地‘袍哥會’的執法舵爺,輩分極高。

到了6月份,外公帶著呂奇從綏定府的洲河碼頭坐船到了三彙鎮,三彙鎮是川東北最繁華的水路碼頭,主要是上遊的巴河和洲河在這裏相彙之後彙入渠江,所以得名‘三彙’;後麵又注入嘉陵江再經過合川在重慶朝天門流入長江;三彙鎮當時是川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物資彙集地,其繁華又得有‘小重慶’的稱號。

爺孫兩人在三彙碼頭上了岸,十幾個人見到外公之後,便迎了上來,雙手抱拳半跪在外公麵前。外公等眾人行禮完畢之後對著最前麵的一人說道:“勝娃子,你準備好了接任執法舵爺了嗎?……起來說話”。

叫勝娃子的是最前麵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起身來到老人麵前說道:“全靠師父和眾家兄弟抽夥,我一定不負眾望。……師父,請,雍舵爺和範哈兒他們在喝茶擺龍門陣,等你老人家很久了”。

老人邊走便說道:“範哈兒,也回來了哇”?

勝娃子說道:“是的,範哈兒這回兒在楊森手下當了個旅長,洋氣得很呢,……今年這回兒的‘單刀會’熱鬧得很囉”。

呂奇跟著外公不久就到了一間很大的茶館兒,茶館裏麵卻沒有普通茶客,隻有十幾個很有派頭的人在擺龍門陣、喝茶;見到外公走來,一個長得很胖穿著軍裝的人笑嗬嗬的拱著手最先快步出來,邊走便說道:“蒲舵爺,你終於來了”。

老人也笑著拱手說道:“範哈兒,聽說你現在當旅長了,有出息喲”。滿臉胖乎乎的範哈兒笑著說道:“不敢,不敢,要不是當年你這個執法舵爺放了我一馬,我早就三刀六個眼了,這位是小舵爺了吧,都長恁麼大了”。

外公拉著呂奇的手,跟著範哈兒進了茶館,原先從碼頭跟著的十幾個人隻跟著進來了三個人。因為,今天這個臨時公口是為袍哥會五排以上的人準備的,級別不夠的人是不準進去的。剛進門,裏麵的十幾個人也已經迎到門口,當中一人說道:“弟子雍熙文,拜見執法蒲舵爺”。

外公急忙說道:“文娃子,你現在已經是頭排總舵把子了,我雖然當過你幾天師父,但是按規矩在公口裏麵,還是應該我給你見禮”說完雙手抱拳,單腿下跪;雍熙文隻好等蒲舵爺右腿膝蓋剛點到地上就趕緊扶了起來說道:“師父,你這是,……來,你老人家請上座”。

外公說道:“袍哥人家,不整這些拉稀擺帶的事情,那個位置隻有你能坐,其他人哪個敢坐?我倒是好多年沒耍過剽刀和碰丁兒了”。(剽刀和碰丁都是袍哥會的懲罰項目)

雍熙文說道:“是、是、是,趕快給蒲舵爺看座”。前麵兩人迅速搬了一把椅子斜放在總舵爺椅子旁邊。

外公邊走邊問道:“明天五月十三的‘單刀會’準備好了嗎”?

總舵爺雍熙文旁邊一個人說道:“全部準備好了,旱船、彩亭、獅子、晚上的鐵水、火龍這些都準備好了,今年的彩亭還有紮四層的喲;你看,五排以上的人都在這裏了,還有幾個閑位舵爺明天正式儀式的時候過來,今天就等你老人家了”。

說話的是三排總管事;外公點了點頭說道:“平娃子,你整這些事情 還是讓人放心”。

袍哥會是清末民國時期,流行在川鄂長江一帶的民間組織,勢力很大,後來川西的成都,還有陝西的南部一帶也出現了袍哥會。袍哥會,來源於清朝初年的天地會的一個分支‘哥老會’,得名取自於‘袍澤弟兄’。袍哥會各地都有,都稱自己的舵爺為總舵把子,三彙、成都、重慶、萬縣、宜昌都有自己的總舵把子。會內雖有十排的劃分,但是二排歸了關二爺,是不設席的,四排歸了趙子龍也不設席,五排其實就是第三級管事,五排的管事每人下麵都有幾百人甚至更多;舊曆的五月十三是袍哥會最重要的日子,稱為‘單刀會’,也是過去三彙鎮最重要的節日,超過春節。

外公落座之後,其餘眾人也相繼坐下,呂奇站在外公椅子後麵;範哈兒坐在外公下手;見大家都落座了。雍總舵爺便說話了:“今年這回兒的‘單刀會’,第一件事就是蒲舵爺升任‘聖賢二爺’,第二件事就是傳‘執法舵爺’給勝娃子,第三件事就是今年升三排和五排的弟兄比較多;今年還好沒得‘撈梁子’的事情(解決袍哥會內部之間的重大矛盾問題)。還有就是今年‘嗨袍哥’(入會)的弟兄也比較多,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明天還要準備和注意些啥子事情”。說完就坐下低頭和外公小聲說起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