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不敵英雄寡(1 / 2)

盤古開天又辟地,女媧造人立四極。鴻鈞說法傳道業,三屍作亂立禍根。

三皇五帝成舊話,夏桀殷紂開惡名。天生豪傑正亂世,宿命不敵英雄寡。

大約是洪荒千年之期,薑太公統兵百萬破紂於牧野,佐武王稱帝,立都於鎬京,複遷九鼎於河洛之間,聚靈氣封神。

柏鑒,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東聖大帝),黃飛虎,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崇黑虎,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崔英,-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蔣雄,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聞聘,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這五帝各管一方,其中黃飛虎坐鎮泰山,兼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後人間為東嶽立廟,遂有南灣黃氏聚於泰山,立黃國於齊為先人守廟之說。

洪荒五百年,三屍複亂,染指周純,幽王烽火戲諸侯,戴罪天下。國破身亡,幸有太公法器延周壽二百年。然疆土分崩離析,諸王各自為政已成事實。

殺伐四起,戾氣衝天,星分地裂應五百年大劫。翼軫之首,黃國分野,雲波詭雲,久久不見皓月。

那一日,北海黑雲瓢潑,又陰笑聲從北海之眼傳出,俄而波濤洶湧,黑龍破水而出。迤邐飛天,直朝泰山而去。黃家一名道者見了天相,隻身一人將黑龍堵在了破陽山。峰巒如牙的破陽山經曆了一場曠世之戰,山峰盡被削平。道者擒了黑龍便去複命了,不成想這一戰傷了一名在破陽山修行的神狸。

那神狸懷恨在心,召集了一族的家小便去泰山報仇,隻可惜被泰山連陽大陣堵在了外邊。時過境遷五十年後,太陽出現了罕見的黑斑,連陽大陣能量大減,神狸趁機衝進了泰山。浮光掠影,數百名戍守在泰山的軍民被殺。這一任黃氏的祖老險些慘死在狸貓之手,原來泰山無事,黃家的精銳都被請去昆侖聽道,留下了這班家小。祖老惱羞成怒以血祭祖請出了黃天華,黃天華手執辟邪,蕩平了這班狸貓,神狸重創遁走,立誓要殺盡黃姓。

十年之後,泰山果真應了星象,主峰崩壞。一氣連九峰,主峰有損,其他更不多說。一日之後,困押黑龍的乙亞嶺被黑龍的戾氣擊成了粉碎,黑龍剛要逃之夭夭,守在乙亞嶺的黃正、左召便將他圍起。這黃正是泰山大帝的嫡傳血脈,自小修習道藝,八歲從了苦口先生到仲陽山學道,道號元一,又名守一。學滿回家,實力不在擒拿黑龍的叔父之下。

這一戰是在泰山,黃正投鼠忌器,未免打擾先祖英靈,便請了師兄左召幫忙。這左召本是齊人,心機深沉,慣用法術,見黃正少年心性,提出將黑龍引進幻封陣,練成修業的寵物。他豈不知這黑龍來自哪裏,來泰山意欲何為,又是受了誰的指示。黃正一進幻封陣,這左召便遁去宗廟奪了黃家鎮山之寶。臨走之時在丹陽山上,撒下了一隻蟲蠱。

這一日,荊皓國相出訪黃國,行至丹城隻見此地暗風奕奕,春草不長,久居此地的野禽走獸紛紛遷移,就連大將軍從被漠獵來的長駝都在其中。大災之印不言而喻。這老相國心念此地百姓,竟忘了出山之前師傅的教誨,連夜休書一封去請隱居在雪山修行的師兄。雪山師兄見了這封信箋,左右為難,躊躇之間便讓小弟子發現了師傅的困窘。

小弟子高奕相貌俊朗,隨著師傅穿著一身樸素的道袍,腰間別著一柄烏金短劍,手抱拂塵,瞪大了眼睛,滿心抱負地說著:"泰山崩壞,黑龍出逃。星分翼軫之間,限象已生。師傅,此時正是高奕出山之時啊。”

雪山連連搖頭,望著楚地那一片暗雲,長歎一口氣道:"救世之人未生,若讓你去了,既要殺了黑龍,又豈不是要做白起一樣的殺將。自從王室不振,二百年間,百姓流離失所,再也經受不住那般打擊了。”

高奕聽了白起的名字,心裏咯噔一下。

自從拜師至今已有十八年,雪山共七徒,唯有他獨占鼇頭,武藝在六位師兄之上,可是盡管如此,在六位師兄相繼出山五年後,師傅也沒讓他離開的打算。他雖然多次詢問緣由,師傅隻是敷衍了事。

從今天這番話來看,師傅之所以要強留他,是擔心他殺生害命惹出禍來,一來有辱師門,二來則是對自己修行不利。想到大師兄和三師兄已在人世封侯拜相,享盡榮華,不禁也有去看看人間花花世界的念頭。

"弟子雖勇,但絕不會像白起一般,這個師傅放心。"高奕信誓旦旦地說道,"若違誓言,必當受天雷大刑。”

師傅聽了手撚銀髯嗬嗬一笑,擺了擺手,似是對教誨弟子,又好似自言自語,:"你不是一般的人物,若是出山,天下不亂也當亂。不過若是真有明主,也不是一件壞事……好吧,好吧。也好。你師叔在黃國見了異端,出於祖訓為師不便插手,若是你能幫你師叔,定能在荊皓有一番作為,事不宜遲,今日你便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