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告訴我們,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統治者大都是一樣的,他們敢多壞就有多壞,墮落的空虛,愚昧的詛咒像麻風病一樣附在他們身上。
——題記
“李代楊,建大唐。唐太宗,創貞觀。武則天,女皇帝。唐玄宗,政開元。”大唐,是我國最強盛的王朝。封建王朝五大盛世,唯大唐獨占兩分。但曆史是無情的,他不管你多麼強勢或是多麼軟弱,終究都會在曆史的歲月中湮滅。
當朱溫大軍攻上長安城樓的那一刻,世界性的帝國大廈傾倒。當朱溫拿著象征天子地位的龍泉劍刺向唐哀宗李柷(chu)時,大唐政權的交接儀式正式完成。在城破的那一刻,椒蘭殿中的李柷心知已無力回天,但卻心有不甘。於是讓太子喬裝打扮,與三百暗衛護送離京,待日後兵臨長安,重掌天子玉印,君臨天下。
連日出逃的李秋向北行進,來到了遼唐交界的薊州之地圖謀發展。中原大地上的朱溫一副勝利的姿態,花花世界讓他迷失自我,縱容士兵燒殺劫掠,無情的手段,讓百姓對新政權絕望,開始懷念貞觀長歌,開元盛世。大唐雖已亡國,但其民心所在,三百年的威勢讓人不可輕視。後晉建立,石敬瑭把薊州拱手相送予遼國。各取所需的遼國與李氏通力合作,使李秋有了更快的發展。
時事變遷,天子之印在曆代君王的爭奪中失蹤,李氏的複位計劃在當朝勢力的打擊下,一千多年也沒有實現。一千多年,李氏做過許多:北宋時期,支持過方臘起義;南宋支持過大將軍的臨安兵變;隻有在元末支持朱元璋的農民起義時成功了,但結果確實朱元璋靠元朝投降的騎兵團自立為帝,反撲李氏。明末,李氏派出闖王李自成起兵反明,一雪前仇。多年的準備,讓戰果累累,而且迅速占領了燕京。就在李氏成員重出江湖掌握政權登基稱帝時,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迎清兵入關,將李氏殺了打敗,奪了統治權。
兵敗的李氏在等待了五十年後,報仇的機會來了。李氏沒有答應吳三桂平分江山的建議,反而與康熙大帝聯合平定了三藩之亂,贏得了清廷的好感,為以後的活動創造了便利。支持白蓮教起義,給予清末太平天國全力支持。
李氏族人李大釗言讀俄國書籍後,讓民主觀念進入李氏家族。終於,在一場流血後,李氏不在提起複辟帝製,改向革命。然而李氏的行動觸動了國黨的利益,李大釗為了家族,為了華夏的將來,置身赴死。至此,李氏與共黨通力合作,趕走了日本,戰勝了國黨。
由於李氏的貢獻,共黨允許保留世家,建立自己的武裝勢力,大革命中也沒有任何損失。李氏家族,在燕京穩穩紮根,無人撼動。
華夏與李氏共承一脈,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在共黨的治理下,李氏看到了社會主義製度下的華夏,不是貞觀長歌,開元盛世可以比擬,徹底放棄了複辟之心。轉向海外,為華夏日後稱霸世界而活動。
天子之印——傳國玉璽,是李氏家族的象征,在後晉皇帝石敬瑭奪得後唐政權後銷聲匿跡。一千多年的時間,李氏家族多次派人尋找,也毫無結果。建國以來,華夏聽聞此物對李氏家族的重要性,做出了贈物的決定。於是,派出大量學者專家尋找,準備以此鞏固兩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