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清風習習。
瑤涵殿後殿的清波亭內,清涵望著案幾上的琴怔怔出神,情緒蕪雜。
琴身上斷紋似朵朵梅花,琴額上綴著墨色珠玉,發出瑩瑩光澤,從遠處看琴,竟像是籠在煙霧中一般看不真切。琴尾上蠅頭小楷書寫著“流年如煙弦似夢,而今斷送,有誰聽。”再看琴弦,乍看並無不妥,細看卻有一根是不同的,卻是後被續上的。低眉信手撥弄一段,挑打踢抹,琴音沉厚不失亮透,端的是好琴,清涵心底一讚。
箏悅耳,琴悅心。
不禁想起了前世學琴時老師的話。
前世的蘇曉在處處是爭鬥的蘇家,為保自己和母親不被欺,逼著自己樣樣做到優秀。當時為討老爺子歡心,琴棋書畫,也曾一樣樣下了功夫去學。唯獨這琴,聰明如蘇曉,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讓老師滿意,外行人驚豔於她純熟的琴技,老師卻道蘇曉的琴聲空洞,毫無神韻,虛有花哨的技藝,不過是嘩眾取寵。時至今日,死後重生的自己才明白了每當彈琴時老師輕輕一歎後的那句:"蘇曉,你的心太沉。”
隻是,明白又能如何。現在的自己,是回不去那個世界了,縱使明白了也還是要處處算計,甚至變本加厲。
微微斂神,轉向立在一旁的瑤雪,微微一笑“今夜月色很美呢,好久不曾彈琴,瑤雪,去吩咐禦膳房多準備些薑醋蒸蟹,今晚我們也附庸風雅一回,就在這清波亭內品蟹、賞月、彈琴好了。”
瑤雪微微一驚後,便欣然領了命去,隻當公主是看到琴後心情轉好,心裏又暗自佩服王爺會投公主所好。憑心而論,瑤雪是喜歡這個公主的。
最初,瑤雪很是不解王爺為何要把她與瑤霜瑤風安排在這個形同虛設的公主身邊,畢竟她們三個自幼服侍王爺、老夫人,辦事得力不說。除卻瑤風武藝不精,單她的武功也是宮中侍衛無人能及的,更何況瑤霜,而瑤風雖不善武,卻精通易容之術,把她們安排在對王爺毫無威脅的公主身旁,確實匪夷所思。
多年來,王爺極少提起這個公主,但凡提起,語言也多是不屑。是的,傳聞中公主體弱多病、木訥少言,唯一所好便是彈琴。可是……這些日子以來,這個公主倒是令她刮目相看,不僅不像傳聞中那樣軟弱,相反,冷靜、睿智、堅強、辦事果斷淩厲、自有一番不同於尋常女子的氣度……世上竟真有這般完美的人麼?又怎能叫人不喜歡呢,瑤霜一直是三人當中最沉靜的一個,卻也能看出對這個公主是歎服的,否則,那天月嬋宮是不會請回禦醫的……瑤風還是孩子心性,那天甚至口無遮攔道;“我覺得咱們王爺和公主要更合適一些呢……”瑤霜瑤雪當即訓斥了瑤風以後說話要謹慎,可是,自己似乎也有這樣的想法呢,想到盈妃娘娘,如若不是兩人自幼一起長大……
猛的搖了搖頭,不再讓自己往下想,快步走向禦膳房。
禦膳房的速度也是奇快的。
趙國進貢的琉璃盞上托著一隻隻蟹,蟹肉嫩白肥美,托在盤裏美得竟讓人不忍食了,還溫了一壺黃酒,浸了桂花,香氣馥鬱,倒不醉人,暖玉小杯上細看竟是刻了蘭花,晶瑩剔透。
當清涵看到這些時,卻募得生出一陣疲憊。
手起棋落,生殺予奪,奈何自己卻是這執棋之人啊!
腹內隱隱有些不適,清涵知道是食了太多柿子的結果。
柿子與蟹,相生相克,同食後會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嘔吐不止,腹瀉,昏迷不醒,重者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