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對女人不公平,所有的男人都占據著主導;但是也是對女人很公平的,哪怕一點點的努力就可以換來的成就,可以有金錢、地位、尊嚴,甚至是愛情。這是父親給我說的話,不是我成年之後說的,而是當我出生的時候我父親就開始念叨了。作為一個女性,該有多努力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從小思考,一直在思考。
我的爸爸對媽媽很好,甚至有點討好的感覺,至少在我沒有完全理解父親的時候我是這樣認為的。我的父親叫王軒,媽媽是楊暖,但是我卻是和媽媽一個姓,我叫楊灼灼,哥哥是王華華。聽媽媽說,爸爸很喜歡的一句詩,灼灼其華,一個是灼灼,一個華華。所以我們的名字裏麵很自然的有了這樣的兩個字。
可能很多人就會很奇怪了,為什麼這樣子取名,不應該是隨著父親這邊的姓氏嗎,真是很奇怪的一家人,是的,很奇怪,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特別是知道我還有一個親生哥哥,但不是同一個姓氏的時候,我常常會半開玩笑的告訴他們,我是我媽媽生的孩子,自然要隨著媽媽的姓氏啦。然後就會嗬嗬一笑,換成別的話題了。
但是我自己心裏比誰都清楚是為什麼。這是一種補償,一種贖罪的方式,或者也可以是一種愛的方式。爸爸小的時候其實家庭條件是十分優越的,本身出生在經商世家,爺爺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所以爸爸從小就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學習也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一直到開始選擇大學念書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帶走了爺爺最愛的奶奶,因為這件事,也讓爺爺一夜之間衰老了很多,在第二年的春天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爺爺就去陪伴奶奶了。
爸爸兄妹四人,兩個哥哥,一個姐姐,當時都已經成家(爸爸雖然當時已經和媽媽定過親,但是畢竟還沒有結婚)。所以在爺爺去世之後,一切都在爸爸的大哥,也是大伯的主持下,把偌大的家產分開了。因為大伯二伯已成家,姑姑也嫁入他人之家,所以當時的爸爸並沒有未婚這樣多分到一些財產,僅僅留下的隻有爺爺生前在的老院子和空蕩蕩的屋子。沒有了父母在,都已經不再是家了,特別是當我和哥哥一點點長大,爸爸的這句話也是經常地重複著。我時常也在想,應該是爸爸青年時候因為家庭的變故,讓他對家,對家人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吧。
慶幸的是,當時的媽媽並沒有因此推掉這段婚姻,在娘家人強烈反對下,毅然決然的和爸爸走在一起。即使當時的父親很窮,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婚禮都沒有辦法給母親,因為分完家產的時候,留給父親的錢都用來辦爺爺的喪事了。即使這樣,媽媽還是選擇和爸爸走在了一起。也正是因為這樣,埋下了此後長達二十年的心結,一直到姥爺去世,一切才算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