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前麵為過渡內容,切勿早早給此書定下死刑,可以慢慢看,後麵的內容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特別是第二卷的情節,絕對不容錯過,望各位看官耐心看下去!!!!多謝!!!!
***山村。
楊帥宇拿著下鄉支教的證明幾經周轉終於找到了村長,村長十分熱情,見到楊帥宇後又是幫著拎包,又是端茶倒水的,搞得這個剛剛從師範職校畢業的年輕人很不好意思。村長是通過村委會裏的電話得知楊帥宇要來村裏支教的事情的。說起電話,這可也是全村兩百多戶人家唯一的對外通訊工具了,平時也沒人動它,隻有在上麵給指示或者通知的時候才會用得到。兩年前,村裏來了個大學生下鄉當村幹部,帶領村裏的人發展新農業,很快,村裏就買了一輛拖拉機,縣裏還安排人過來裝了部衛星電話。那個大學生幹部今年年初就離開被調到縣裏去了,現在卻又來了個山村老師,村長當然很高興了。村裏的男娃都去鄉裏上學,吃住都在那,而大多數女娃都沒得讀書,所以村裏也沒辦過學校。
楊帥宇之前已經了解過這個山村了。山村十分偏遠,據說是清末時候,八國聯軍占領G省的時候,他們舉村拖家帶口地逃到這個四麵環山,離最近的J縣Y鄉都有一百多公裏的地方安了根,這一呆就是一百多年,村裏有個大戶姓梁,所以此村名為梁家莊。他們每年都會把收成分出一部分靠牛車拉到鄉裏換一些生活用品。最可怕的是,村子裏有文化的人都極像清朝時候的儒生,之乎者也的,寫字的時候用的是毛筆,寫出來的還是繁體。這裏的習俗還是和以前一樣,諸如重男輕女,近親通婚之類村裏比比皆是。不過自從前年那個大學生下鄉村幹來後,村裏很多東西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小孩去鄉裏上學了,農田不再全部種產量很小的天然水稻,而改種超級雜交和一些瓜果蔬菜了。牛車依舊,但添置了一輛拖拉機,到Y鄉原來坐牛車需要將近一天一夜的,現在隻需要十來個小時了。農村的變化就和改革開放時城市的變化一樣,翻天覆地的,隻是這裏始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裏用的還是油燈,而不是電燈。
楊帥宇是坐牛車過來的,一天一夜下來,疲倦的很,隻是還不知道村裏為他安排在哪休息。他來這不是為給那些去鄉裏上學的男娃上課的,而是給那些沒有學上的女娃子。國家提倡消除新農村文盲,楊帥宇也成了光榮的一份子。楊帥宇現在隻是想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就可以準備在這個封閉的山村裏一展身手了。說實話,楊帥宇得知自己以後要處的學生是一幫女娃子,心裏並不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相反,他喜歡和女孩子交流,相處。他今年十九歲,正是青春期好奇心極強的時候,他很希望和女孩子近距離接觸,隻要不是小孩子就行。
為了完成支教任務,楊帥宇背著的行李不光有他自己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還有給學生帶來的紙筆,教科書是沒有的,隻有一本楊帥宇專用的厚厚的漢語大全。
“這個,村長,不知道我今晚住哪裏啊!”楊帥宇喝了兩杯水了,之前一直是村長在客套地說這說那,楊帥宇也插不上嘴,好容易抓到村長說得口幹喝水的空隙,急忙把憋在喉嚨口的話說了出來。
“這個不急,晚上你就將就著睡在村委會裏,反正這裏平時除了緊急會議也沒其他人來。明天我親自帶你去看看我們村裏特地為你蓋得教室。你住的地方就在學校的旁邊,本來想把教室蓋在村子裏的,隻是這裏實在沒那麼多地方了,就隻能委屈一下老師你了。”村長似乎有什麼想說的卻到最後也沒說出口。
“沒事,沒事,我這個人很隨便的,教書的時候有個安靜的地方就行。”楊帥宇並沒有意識到什麼,隻是覺得這村長想得挺周到的,他人還沒到,教室倒先建好了,而且還給自己特地弄了個住的地方。雖然這裏條件差了點,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倒也自在。而且隻是兩年而已,過過不一樣的生活也來得更有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