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兒山,不是因為這裏有許多麻雀!而是因為這裏海拔太高,一般的鳥兒飛不到山頂就已精疲力盡而聞名。山頂終年積雪,但自半山腰出積雪就已開始融化,化為涓涓細流滋潤著山裏的一草一木!相對山頂的了無人煙來說,山腰以下顯得格外的熱鬧,這裏有達不到山頂的各種飛禽,以及各種認不出名字的野獸。深秋時節都在忙著準備過冬的食物!
山腰深處,各種樹木盤根錯節。其中有幾米高的山茶樹,也有高達幾百米的雲樹。雲樹下趴著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身上堆滿了落葉卻渾不在意,兩眼直直的盯著前方兩隻覓食的穿林鼠。穿林鼠是這山裏常見的野獸,以各種樹根以及野果為食。性情膽小,因肉感極佳,是各種食肉動物的首選美食。但因為個子嬌小靈活,且速度極快,又少遇天敵傷害!所以在雀兒山中穿林鼠的數量極多。兩隻穿林鼠即使在覓食過程中也沒有放鬆一絲警惕,經常是吃一口食物兩眼便左右看看,顯得十分的機警。一步開外有一個半卸的竹簍,上麵壓著一些碎石,中間撐著一根帶線的木棍。線的一頭卻在那少年手中握住,這是山裏少年捕獵常用的方式。方便卻又適用,少年兩顆門牙緊咬著下唇,小臉微紅,呼吸稍有急促。顯得有點緊張,隻差一步這兩隻穿林鼠便會鑽進自己設下已久的圈套,難免會覺得心跳加速!
“小楊哥”~~~,緊要關頭山下卻傳來一聲呼喚,以及越來越近的腳步聲。兩隻穿山鼠如受驚的小鳥飛也似的竄到樹叢中不見了蹤影,
“看來這次捕獵加餐的計劃又泡湯了”。少年如此想著。隨即起身彈掉身上的落葉,臉上顯得有點氣急的大聲回應道:“小東子,你又皮癢了是不,就知道瞎搗亂!”便挽著線前去收拾殘局。
不一會,過來一名氣喘籲籲的少年,跑到身後弓著腰大口的喘著氣叫到”小楊哥~先~先生知道你逃課,正大發脾氣呢!你再不回去,我估計你又得被打手板了“。
”先生怎麼會知道我不在的,他不是今天去縣城走親去了麼!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就算回來了就掐準了我會逃課?到學堂裏來查我?“喚作小楊哥的少年頭也不回的答道。”
小東子聽後一愣,摸頭想了想:“對呀,保不準又是大彪告的密,這小子不是一直跟你不對付麼”肯定是這樣了。
“算了,算了,快來幫忙收拾東西,趕緊下山回去。希望先生酒後早點歇息,免得又挨罰!”
捕獵的少年,叫陳亦楊。“小東子”全名叫“王小東”。都住在山下的王家村裏。王家村有200多戶人口,皆因王姓居多而名。陳亦楊也是在兩歲左右的時候隨母親搬到這裏,一晃便已是十年、山裏民風純樸,小孩子當然除外。陳亦楊與母親剛到這裏時,全靠左鄰右舍接濟才挺過最困難的時期,王小東就住在陳亦楊家的隔壁,所以經常在一起玩耍,久而久之關係也就越來越親近。
下山比上山要簡單許多,至少不用那麼費力。小東子邊走邊說“小楊哥,今天大彪和石頭幾個又打架了,石頭他們人少打不過。說找我們幫忙呢”
“又打架,他們能消停一天麼。整天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屁事沒有。要我說一次就把人整治服帖,看還有誰來找事。”陳亦楊皺著頭答道。
“哈哈,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不要命呢,上次你跟石頭打架,石頭被揍得那麼慘,不是一樣整天告你狀麼。難道還沒被你揍服帖”“等下回去打架的時候,跟我說一下,我跑遠點,省得回家又被我娘收拾!“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況且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回去幫大彪了,趕緊走吧,太陽都快下山了”說完兩名少年便加快腳步,往村裏跑去。
到了山腳,陳亦楊把手裏的竹簍與木棍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了起來。便與小東子往學堂跑去,遠遠的看到學堂門口站著一群年紀相當的少年,一字排開,低著頭。前方站著一名先生,背著雙手,手裏卻拿著一根柳樹條。看得陳亦楊心裏一緊,這柳樹條對他來說太熟悉了,自己可是吃過不少的苦頭,打在手上還能在繞行到手背上,疼得死去活來。本來陳亦楊是不打算回學堂的,無奈背包以及課本都在學堂沒有帶走,為了回家不被母親發現逃課,才來學堂看看運氣,相比先生,娘親的懲罰那可嚴重的多,誰知今天運氣這麼不好,偏偏撞在槍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