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情況,蒙塔亞政府以及蒙塔亞人民都看在了眼裏,記在了心上。漸漸的,平民中對周吉平“曾經是中國人”這個未決事件的說法變了風向。開始有人說:如果他們的總理周吉平真的是中國人就好了,那一定會為蒙塔亞帶來好運的;也有人說:看看我們的總理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精神吧,他肯定是中國人!
對於蒙塔亞政府來說,醫療隊的表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反對蒙塔亞與中國發展外交關係的聲音迅速的弱了下去,一些中立者則轉變成了同意政府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的觀點。
在醫療隊在蒙塔亞進行醫療救助工作的同時,總統蒙巴頓、副總統馬昆達、總理周吉平、副總理希多古,陪同中國醫療隊來蒙塔亞的幾位外交人員,進行了多次的會晤和磋商。不僅如此,蒙巴頓等人還帶著中國來賓參觀了伊瑪拉草原的風光,正在開發的油田,港口等設施,聽取了中國代表團的有關意見。
畢竟中國代表團的代表們都是見多識廣的人物,他們隻是走馬觀花的一看,就發現了蒙塔亞國內經濟建設急於求成,攤子鋪得太大,基礎工程質量不高等問題。很快,他們非常中肯的提出了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合理規劃,抓重點工程,發展科學農業和養殖業,注重生態保持和發展,開發原生態旅遊項目,走可持續發展路子的建議。
聽到這一係列的建議,蒙巴頓周吉平等人可以說是如夢方醒,以前那些看似花了很大力量的工作,原來都把力量使錯了方向。這讓蒙塔亞的眾位高層領導尷尬之餘,不禁又有些自責。
中國代表團的代表看出了蒙巴頓等人的情緒變化,反過來還開始安慰蒙巴頓等人。他們認為,蒙塔亞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專業人才的匱乏。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雨季中大麵積新開墾出的農田被淹,作物幾乎絕收的情況。隻要找對了方向,使對了力,蒙塔亞完全有可能實現向國際社會承諾過的三年糧食自給的諾言。
話說到這個份上,蒙塔亞高層領導人的中國之行就無可避免了。蒙塔亞政府再度開會的時候,議題已經從是否與中國接觸,變成了應該派誰去與中國接觸的內容。
蒙巴頓作為總統當然應該去,馬昆達是副總統更應該留下來坐鎮國內;周吉平身份特殊,與中國政府有關方麵溝通起來應該比較方便,應該去;希多古剛從中國回來,應該留下來負責總理的工作,這次就免了。這樣算來,這次訪問中國的最佳人選隻能是蒙巴頓和周吉平。
可是,好事多磨。就在馬上要確定訪問中國的人選的時候,蒙塔亞政府內的個別議員又提出了一個還未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總理周吉平涉嫌貪汙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周吉平至少應該說清那些不明來源的款項的捐贈者是誰才好。否則,無法證明周吉平在這方麵是清白的。
麻煩!問題轉了一圈,居然又回來了。而此時這個問題,周吉平還不能不回答。對此,他隻能解釋為捐款都不願意透露身份,是匿名捐贈的——這個解釋當然不能令人滿意。
盡管周吉平的解釋不能讓人滿意,但上至總統蒙巴頓、副總統馬昆達、以及副總理希多古,都在為周吉平打保票,表示願意為周吉平的人格擔保。蒙巴頓當然知道那筆錢是怎麼回事,那是自己的小舅子拉攏周吉平的行賄款。周吉平收了這筆款,就意味著和自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更何況周吉平還“被迫”把這筆款子劃為國有,這就已經夠倒黴的了,幹嘛還要為難他?
至於希多古,周吉平已經暗暗和他交了底,更是知道這件事的真相。再加上,這位蒙巴頓的太子由於出訪歸來所獲頗豐,以及近來突然在社交手段上頗為漲進。隻用了不長的時間,曾經擔心加布謀害的希多古居然已經和加布成了莫逆之交,這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在這種情況下,對周吉平代表蒙塔亞出訪中國的最後一個反對的聲音才被強壓了下去。隻是,這種強壓的手段算不得完美,隻能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遺憾。
可誰能想到,就在周吉平即將背著一個貪汙嫌疑的帽子離開蒙塔亞的時候,捐款人卻突然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