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居民,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這個說法能令人信服嗎?天文學家估計,在望遠鏡所及的範圍內,大約有一千億億個恒星(如太陽),假設1000顆恒星中有1顆恒星有行星(如地球),而1000顆行星當中有1顆行星具備生命所必需的條件;如水、空氣、溫度、陽光等,這樣計算的結果,還有十萬個行星。又如在這些行星中,有百分之一的行星具備有生命存在需要的大氣層,那麼還有一萬億顆行星具備著生命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結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即使我們又假設這些行星中有百分之一的星球已經產生的生命,那麼也有一億顆行星存在生命。如果我們再退一步說,在一百顆這樣的行星中隻有一顆真正能夠允許生命存在,仍將有100萬可有生命的行星。宇宙中每一個星球都有自己的具體條件,如果表麵溫度為一百五十攝氏度至零下一百五十攝氏度的火星上存在火星人,他們也會認為在地球這種溫度條件下根本無法存在地球人,他們也不會把我們的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或許又是另外一個名字……
1912年4月10日。
英國海港。
這一天風和日麗,萬裏無雲,被譽為“海上皇後”、“海上城堡”的“泰坦尼克號”配備著世界上最好的水手和最先進的設備載著2207名旅客和船員從海港出發,載著無數人的希望,開始了它的**航。
最初幾天平安地過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報務員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隻發出的緊急電訊,電訊提醒他們冰山異乎尋常地向南漂浮,已經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號又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緊急電訊,然而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員的重視,第一次收到的警報被丟到一邊,幾個小時沒有向船長報告,後來的兩次幹脆沒有送交到指揮室。黃昏剛過,氣溫便開始驟然下降,盡管冰山臨近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泰坦尼克號卻既沒有改變航線也沒有降低航行速度。4月14日,黃昏。北大西洋(41°43‘55。66“N49°56‘45。02“W)海上氣溫開始下降。泰坦尼克號船員有人意識到會有冰山出現,但在能見度很低的海麵上,一種僥幸的心理在作祟,**依然不顧一切前行。
但是,厄運還事發生了。23點40分,夜幕籠罩了整個大海。夜已經很深了,史密斯船長布置警戒冰山的瞭望哨首先發現了冰山,可是**和冰山已經離得很近。船體以每小時50公裏的速度撞上了冰山,**被撕開了一個裂口,船艙開始進水,正在船上熟睡的人們隻感覺到輕微的震動。但人們並沒有感到奇怪,大多數人已經疲倦地進入夢鄉,因此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做了一個動作:翻個身繼續睡。
船艙繼續進水,雖然船員曾試圖阻止海水滲透,但被撞破的缺口實在太大看。船體已經開始傾斜,**徹底沒救了。船長史密斯命令發出海上呼救信號SOS,這是第一次在航海史上使用這種信號裝置。4月15日淩晨零時零五分,船長命令放下救生艇,讓婦女和兒童開始疏散、逃生。但是,短短10秒鍾的碰撞,突然而來的災難讓人們驚慌失措,救生艇根本無法承載所有的乘員。淩晨兩點四十分,泰坦尼克號船體嚴重傾斜,與水麵成九十度的直角,接著船頭慢慢地沉入大洋中。1513名未來得及逃生的乘員隨著泰坦尼克號沉入茫茫的大西洋中……
然而,處在“泰坦尼克號”附近海域的美國“加利福尼亞者號”輪船就在不遠處靜靜地觀望著,麵對出事的“泰坦尼克號”卻見死不救,這是為何?
時間: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
地點:北大西洋海域13000英尺深海處。
小型深海探測器搭載著艾裏森、
鮑勃巴納德博士和托馬斯?魯尼三位海底研究專家正朝著距海平麵一千五百多米的深海的某處高聳物體駛去,其身上發出兩道燈光依稀可辨海底中的石塊、淤泥和各種各樣的深海魚群。
但它的目標不是這些,它慢慢地駛向那個在海底顯得有點孤獨地高聳著地物體——沉睡了七十三年的“泰坦尼克號”。
此時的“泰坦尼克號”靜靜地躺在海底,它那破舊不堪灑滿淤泥的船體似乎在對外來者哭訴著自己的不幸。偶爾會有幾條不知名的深海魚類驚恐的望著這個破舊不堪的龐然大物緩緩遊過。
“噢,我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