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身意味著什麼?創造。關於生命最直白的解釋——生命是用時間所構成。形成生命需要基礎平台,這是一種外在客觀環境。各種不同類型的生命形式在基礎平台之上進化發展,同時每一個生命個體也需要維持生命的運作係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身體。我們就人類的生命形態稍作展開。我們以人類的身體為例,身體包括頭部、軀幹、四肢。其中頭部與軀幹是維持生命的運作係統,四肢的損傷僅對人體的移動、操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頭部與軀幹當中,軀幹包括內髒器官是維持生命運轉的基礎。頭部是逐漸從軀幹當中分離出來的獨立神經係統。人類的智能性感知在頭腦,靈魂性感知在身軀。
在前麵經常提到“概念成長”的最終形態即是靈魂的誕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將越來越察覺到內生性自我意識的存在。我們能夠感受到肢體的衰老,但同時靈魂卻越發成熟。從我們出生的一刻開始,即在不斷的探索周邊世界。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喜歡探險與嚐試。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經曆開始逐漸由體會、感受形成經驗、理念,這即是概念成長的形成。一個關於世界的整體認知,即是世界觀與價值觀。麵對錯綜複雜、廣闊浩瀚的時空,一無所知的弱小生命如何建造宏觀的邏輯結構?其必然首先經曆擴展視野的探索階段。每一個事物關於邏輯結構的構成一般包括:開始、過程、結束。如果我們以現在的時間節點為基點,就產生時間線概念,即過去、現在、未來。對一個已經存在的事物,我們看到的是現在的狀態。同時我們也可以將現在的狀態作為基點進行推導,向前演進即為預測未來,向後推導即為曆史遺痕。如果將每一個事物作為一個點來看待,擴展視野包括橫向與縱向。縱向擴展即單一事物的時間線發展過程,橫向擴展即了解更多的事物種類。橫向擴展將由點及麵,形成宏觀視野的基礎,增加廣度。縱向擴展增加深度,是將宏觀層麵變為立體區間。橫向廣度與縱向深度合在一起構成我們形成自身邏輯結構的信息基礎。
在我們這個時代信息已經超量出現,並且還在不斷快速遞增。但是信息不等於概念,信息隻是基礎。信息包括事物本身的一些數據、文字描述、圖形等等。對信息的處理,即分析與總結形成概念。對事物理解的加深使概念開始成長。當我們了解的事物越來越多,積累的概念越來越多,概念成長就會像生長的植物一樣逐步產生自身的邏輯結構。一個相對完整的邏輯結構即世界觀。能夠從微小的細節就可以參悟出整體宏觀格局的人相對較少,甚至可以講是鳳毛麟角。通常的方法是逐漸積累以形成宏觀觀念,因此隻要一個人願意每天都在努力。當每一天在人的頭腦當中產生一個簡單概念,如此一段時期的累積即為概念成長。概念在不斷增加,並沿著邏輯結構的路徑在生長。任何行為的原因、結果都會在我們的頭腦當中存在文字性描述,而包含整體過程總結與感悟的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是概念。概念包含過去與未來的動態總結,其中提示人們關於前因後果的精煉表述。概念的產生是給人們獲知未來的能力,使人們在現在這一刻做出更好的抉擇。概念源於身體的感受與頭腦中的聲音,當親身體會、強烈情感衝擊所形成的內在感受被轉化為文字表述的時候,即內在聲音的出現。文字隻是寫下來的聲音而已。能夠感悟到深層次邏輯結構的人並不很多,因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一生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命運在前方。
人生經曆與概念成長的結果是使一個人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是內在本性的外在體現。外在行為當中的最佳範例是選擇的產生,當我們在某一個時刻麵臨需求與供給的矛盾衝突的時候,資源有限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抉擇。無法全部擁有,必須有所取舍。那麼保留什麼,又割舍什麼,需要依靠內在的判斷標準、權重平衡即價值觀。價值觀的形成是由許許多多的概念所構成。每一個人對概念的參悟,都或多或少在影響我們內在決策平台的權衡比重。選擇是一種行為,而行為的做出必然存在原因與結果。概念成長是選擇的原因,而行為的結果將作為事實產生人生體驗又返回自身鞏固或增加概念的產生。因此概念成長的結果產生實際外在行為,而行為體驗又助長概念成長的速率。中間環節是根據自身意誌在不斷進行選擇。因此最終的發展結果是概念成長產生方向,在不斷的修正過程中誕生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