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淩雲抬眼看了看喬治,用純正的英文說道。
“怎麼,還想比試?好心勸你,就你這點功夫,和我打,就隻有挨揍的份,還是回去再好好練練吧。”
說罷,江淩雲就要離開。
喬治攔住了他。
“我不是來比試的,我打不過你,我是來拜師的。”
江淩雲疑惑了。
隨後暼了一眼喬治。
雖然喬治西方貴族公子的身份江淩雲看不上,但好歹是貴族出身,在西方這種萬分重視血脈高貴的地方,一個貴族公子,怎麼會隨隨便便拜師?
而且,喬治的高傲與自大江淩雲之前可見識過,不可能就這樣拜自己為師吧?
但疑惑歸疑惑,江淩雲還是道。
“拜師?你恐怕來錯地方了,我不收徒弟。”
“不行,你不收也得收,我要學華夏的國術,你打敗了我,就要教我。”
江淩雲皺起了眉頭。
“哎喲,你這什麼意思,還強製拜師了是吧?我給你說,要學華夏國術,什麼武夷山道館,嵩山少林寺,做幾年的小道童或者做幾年的掃地僧,華夏國術你也就入門了。找我沒用,我沒功夫。”
江淩雲整了整衣服,就要離開。
“你必須做我師傅!小道童?掃地僧?太可笑了,我怎麼能做那卑微的工作?!”
“哦?可笑?”
江淩雲停下了腳步,嘴角微微笑了笑。
真的可笑嗎?
曆覽華夏的武俠小說。
高手在民間可不是一句空話。
那些真正厲害的高手都隱藏在什麼小道館,小寺廟之中,做著小道童、掃地僧的營生。
就說武俠小說的鼻祖金先生就在其著名的小說中塑造了一個掃地僧的角色,看似毫不起眼,卻瞬秒兩大頂級高手。
現實也是如此!
華夏國術真的是那麼好學的?
不長年累月心無旁騖投身其上,怎可能有所成就?
而那些所謂的小道童、掃地僧,他們所處的環境才是最適合靜心修煉的環境。
無論是心境還是周身境地都是習武之人夢寐以求的。
可是,那些所謂的愛武之人,浸淫武學多年,卻一心想在紅塵俗世中追求那種無欲無求自在安然的修煉境界,未免有些可笑。
“怎麼,你覺得在華夏我隻配做小道童或掃地僧?”
“這不是配不配的問題,想要學華夏真正的國術,不吃點苦下點功夫怎麼成,難道你以為絕世武學就那麼容易學,成為高手那麼容易?”
“想在武學上有一番成就,又沒有成為一代宗師應該有的魄力,那麼你還是趁早回國吧,華夏國術,你學不到精髓!”
江淩雲難得地多說了幾句。
華夏的國術和西方那些殺人奪命的功夫千差萬別,技巧、戰鬥經驗等一些捷徑走不了,並不是說上兩句,指點幾招就能學會的。
說實話,如果喬治隻是單純地想提升實力,江淩雲有信心現在說上兩句,稍微指點一下,喬治的實力就能輕輕鬆鬆上一個台階。
但要說起華夏國術。
嗬嗬噠。
別說稍微指點一下,就是說上一年半載,那也屁用沒有。
華夏國術的精髓一點學不到。
縱觀華夏的武學。
基礎永遠是第一步。
古時不管哪門哪派,傳授本門絕學之前,基礎功是一定要打牢的。
比如說劈兩年柴,砍三年竹子,甚至紮幾個月的馬步。
這些是基礎,必須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