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回到自己的房間,就立刻倒在了床上,渾身都是酸疼,幹了一天的活,實在是累的不行。
井下的工作環境和自己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盡管自己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了,但是當真正接觸到了真實的井下環境,缺發現和自己想象中的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
總是以為,在電視新聞裏和電視劇中看到的井下工人,看到的井下作業環境,都是那樣的機械化自動化,幹淨整潔的巷道,先進的采掘設備,舒適的工作環境,隻要在控製室了按幾個按鈕就好了。
這一切的一切,在自己踏入井下采掘工作一線的時候就被完全顛覆了。
電視新聞裏的,電視劇裏的,都是忽悠人的,幹淨整潔的巷道,那隻是大巷,和工作麵的環境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真正的迎頭工作麵,他們是不會接觸到的。
陳海從事的是采煤作業。今天是第一天上班。原本陳海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在井下挖煤的人,他的學習成績相當的不錯,參加了高考,並且考取了國內一所相當知名的大學。
雖說家中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家裏人都一致決定要讓陳海去讀書,畢竟在如今的這個社會裏,沒有文化是不行的。陳海也是開心的不得了,終於有機會能夠跳出農門,再不用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了,這是父親對他的最大的祈望。
自從陳海的大學入取通知書寄到家中之後,父親的臉整天都是笑嗬嗬的,即使是在夢裏,也會笑醒好幾回。家裏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是的,那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真的開心。
陳海也是這麼認為的,自己終於可以上大學了,終於可以走出這個小山村,可以去大城市裏求學,增長見識。似乎,那美好的未來已經在向他招手了。
然而,俗話說的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陳海一家人還沉浸在那喜悅之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他們的美夢燒的幹幹淨淨,一點都不剩了。
小村很古老,村裏的大多數的房子都是解放前的老房子,陳海家的房子是當年的地主人家的房子,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群。所有的房子都是連在一起的,全是木質結構。住在這棟房子裏的一個孤老頭,無兒無女的,窮苦潦倒,她家的房子頂都破落了,是同村的人好心,幫助她用稻草紮了個房頂。然而就是那天下午,就是那個稻草紮的房頂,造成了陳海大學夢的破碎。
村中的人都有燒點心的習俗,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家家戶戶的人都燒起了點心,炊煙嫋嫋。陳海的姐姐正好從地裏回來,從那個老頭家路過,忽然就發現那個老頭家的房頂上出現了火星,原來是煙囪裏的火星飛到了房頂之後,未熄滅的火星引燃了稻草房頂。
整棟房子都是木製結構,那天正好還有風,很快的火勢就蔓延開來。陳海的姐姐陳英當時發現屋頂有火苗出現的時候,就立刻飛奔回家,叫醒了正在午睡的老奶奶,父母親還在地裏沒回來。陳海當時也正好有事不在家。
幸好那天姐姐回來給父母準備點心,不然的話,奶奶很可能那天就被大火給燒死了。奶奶聽到房子著火,受了驚嚇,姐姐半拖半抱的將奶奶扶出家門,就立刻返身回家去搶救東西。最終,隻是因為姐姐一個人人單力薄,隻搶救出寥寥的幾樣東西,火勢就已經蔓延的無法控製了。
待到消防車趕到的時候,整棟的房子已經燒的什麼都不剩了,到處都是斷壁殘垣,未燒盡的木頭還冒著煙。父母趕回家的時候就看到姐姐坐在地上哭泣。哭的很傷心。
年邁的奶奶受了驚嚇之後,一病不起。
最終,陳海的大學夢,到此破碎了。
為了重新蓋房子,為了給奶奶治病,陳海決定不去上大學,出門打工賺錢。父母幾經掙紮,最後還是無奈的讓陳海出來打工了。
經過老鄉的介紹,陳海在一個煤礦裏招工的時候報了名,順利的通過了體檢,政審。這是一個國有企業,招工相當的嚴格。主要是這個企業工資收入頗高,而且酬勞發放及時,因此,陳海經過培訓,最終成為了一名井下工人,分配到采煤隊去了。
隊裏給陳海安排了一個師傅,並簽訂了師徒合同。在師徒合同期內,陳海和師傅同上同下,一起工作,一起休息。
陳海跟著師傅一起,來到了井口。入井的方式很簡單,就是要坐罐籠下去,師傅告訴他,罐籠下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調節耳朵的壓力,應該如何做。果然,隨著罐籠的下降的深度加大,耳朵裏感受到了壓力。
師傅說的很有用,陳海捏住鼻子,嘴巴屏住呼吸,使勁往外鼓氣,耳朵的耳膜就被撐開了。一路上不停的重複著這個鼓耳膜的動作。師傅們就完全不需要這樣做。他們隻是適時的張開嘴巴就可以了。
畢竟是第一次下井,陳海跟在師傅的屁股後麵不停的問。
隨著巷道的延伸,巷道裏到處都是濕漉漉的,地麵還有積水。巷道中間還有有軌道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