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帝國近況(2 / 3)

米櫃邊上則是各種蔬菜水果和肉類食品,種類多得足夠讓人眼花繚亂,這其中有原本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比如水果類便有桔子、西瓜(沒錯,現在的中華帝國就是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了),梨,桃、柿子之類,蔬菜方麵也是一些很長見的,比如冬瓜,茄子,白菜什麼的,就不多說了。

但這但其中更多的則是楊天化從神之領域引進來的。有很多東西就是楊天化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了,當初他購買種子時也隨意的很,隻要是生長環境符合地球的,產量高的,營養也豐富的,他都買了一點。哪裏還會記得到底買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是誰幫著起的名字,反正怎麼好聽便怎麼來,什麼龍鳳仁啊,青龍丹呐,仙靈芝啊什麼的,初看到的話,還以為這裏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呢。

至於肉類倒是比較普通,不外忽是豬、羊、牛、雞、鴨肉,畢竟楊天化不可能從神之領域引進活的動物,隻是有空時偶爾會順便買一些什麼龍肉啊,鳳凰肉啊之類的來嚐嚐鮮,但那最多也隻是分給手下的官員一些,自然不可能放到這超市裏來賣。

而這一樓的所有食品,全部隻來自一個地方,那就是金城。因為楊天化規定,帝國境內所有的土地都是國有的,任何個人都不得私自使用任何土地,這耕地自然也包括在內。

這也導致了在人口數量上,金城的人口比這大興還多,因為金城的工作崗位是最多的。此刻金城的人數估計都該突破兩百萬了。整個西北地區幾乎所有的人都跑到金城去了,金城郡邊上的什麼隴西郡啊,天水郡啊,枹罕郡啊,澆河郡啊什麼的,早已連鬼影子都沒有了。

這也是楊天化樂意看到的,這城市大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多出來了,別的不說,單單一個交通就足夠讓人頭疼的。金城是養殖、種植基地,這些事情自然不可能在城市裏麵做的,所有種植、養殖地都是沿著黃河,一路直鋪到了都快接近武威郡了。原本荒漠的地區,此刻也都變成了綠洲。也正因此,才使得武威郡的人口並沒有跑到金城去,而是自身也發展成了一個大都市。

這麼大一片範圍,光靠馬車已經是不可能解決問題了,因此,在幾個月前,楊天化便讓李軌組織了一支專門的運輸隊伍。從神之領域裏買進大量的貨車來進行運輸。好在楊天化還算有先見之明,把馬路修得足有五六十米寬,堪堪能夠滿足那龐大的貨流量。

就是那些剛從突厥戰場上退下來的,已經榮升為下士的職業軍人,也被楊天化拉去充當司機了,美其名曰培養駕駛技術。當然,這也隻是暫時性的,因為新年來臨,全國各地所需的物資都大量增加,而目前帝國除了金城一帶地區外,其他地方很少有大規模的產業,便是江南、兩湖地區,也早被楊天化剝奪了魚米之鄉的光榮稱號了,因為有了金城,帝國已經不需要他們來做為帝國的米倉了。至於當地人民,自然全部被楊天化拉去修築馬路去了,南方多山,建造馬路比較困難。但是在一千多萬人的共同努力下,還真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

因此,在新年之前,通過運輸隊把所有的過年物資運輸到全國各地,基本上是沒什麼問題了。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是他楊天化了,不然,他還不得充當運貨員,全國各地的跑啊。

看完了一層,楊天化帶著莊氏姐弟倆又來到了二層。二層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隋未時,造紙業,印刷業都很不發達,但是認真說起來,這些東西的技術含量都不太高。楊天賜的“硬盤”裏不知道裝了多少這方麵的資料。況且,這些東西比起地球上21世紀時的技術都先進不少,至少紙張不一定要用植物纖維來做了。如同印鈔能用沙子直接做出類似紙張一樣的鈔票來,這造紙術自然也能用石頭做出潔白、柔軟的學習用紙來。

反正這些都是教給楊天賜來運行的,楊天化也不太懂,他隻要知道這些成品好用就行了,至於過程,自然有專家去操心。隻是苦了楊天賜了,即是教育部部長,同時又是科技部部長,好在他可以不用吃飯不用睡覺,最多就吸收一點神幣就OK了。

諾大的一個樓層所販賣的竟然全部都是關係學習方麵的。什麼紙、筆、練習本什麼的就不說了,便是什麼七巧板、魔方、智力扣什麼的都有。倒讓楊天化大開了眼界。

不過要說到最多的,還是屬於書籍。先不管這些書有沒有人看得懂,但至少擺在這裏讓人免費看總歸是會有所效果的。沒看那一排排書架前麵到處都是人嗎?這些人或站或坐或者是蹲,但是手裏無一例外的都拿著一本書,在那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