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被葉羿那天的分析給刺激到了。接下來的幾天,米洛近乎瘋狂的投入到數據模型的解密中,倒是在這方麵取得長足的進步。
而葉羿也在大量的工作和機甲挑戰賽的完成後,堅持按照進度完成機甲評測的工作。
這次的評測任務裏,有幾個數據是要對絕對條件下的狀況進行極值的數據統計,葉羿在枯燥的操作中一次次對極限操作進行嚐試。長時間俯衝反向急轉,一次,兩次,十次,一百次……
評測師的工作為什麼那麼有價值,就是他們要把千百次小概率的數據進行常規測試,這種難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對人心理和應變能力的一種考核。
葉羿堅持著,全神貫注。
在這無數次的操作背後,不僅僅是對機甲的極限模擬評測,更是對他自己的極限進行著瘋狂的突破。
客戶給出的評測清單有很多非常苛刻的要求,例如高速急停反轉回旋側踢118次斷續連踢、雙腿平側轉向躲閃145次等幾十種組合評測要求。像這種組合動作,還要求這麼高的測試頻次是非常奇怪的。
如果是測試係統和機甲的契合靈敏度,按照機甲測評手冊的要求,隻要測十次,並且均值數值沒有超過5%的波動就可以了。組合動作對評測員的耗損是非常巨大的,沒有人願意為這樣的動作做幾十次或者上百次的測評。
拿高速急停反轉回旋側踢來說,雖然在操作上看起來是非常漂亮的一組戰術動作,在高速追擊或者閃避的過程裏,用機甲的下肢點地同時結合回旋力度和慣性進行轉身反擊。在葉羿的操作下,這個動作不僅僅具有詭異的規避能力,更有一種飄逸的美感節奏。
可這個動作對操作者的負擔太大了,為了完成這個動作,葉羿要在3秒之內,在操作平台上完成6組戰術組合操作,在15秒內實現24個指令動作的組合,而且沒有任何失誤。
這種強度做一個不算困難,做兩個也能堅持。但是如果做30個,50個,甚至100個的話,那就會對測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的一個恐怖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肌腱的拉傷。
就算身體受得住,這麼長時間並且高強度的專注力也會對身體造成過高的負擔。
葉羿不知道別人的會如何做,他隻能按照自己的進度去一項項死撐著完成。
好難,他經常在模擬艙中會透支到雙眼發直,有那麼一段時間,整個人完全呆滯的看著光幕,其實大腦已經強製性的進行短暫的休眠狀態。這是身體自動啟發的一種應急機製。
每到這個時候,他就萬分慶幸自己幸虧有了私人的模擬操作器,可以隨時利用暫停,進去衝洗個冷水澡,回來還可以在此完成兩組測試目標。
葉羿是個新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任務清單上的測試要求有多麼變態,對於這種清單,很多“老手”都會采用變通的方式,隻會測試1~2組,也就是20次左右。反正對於最後的測評數據,客戶也不會知道的。多點少點又有什麼所謂呢?!在實戰中真正影響操作的,還是操機師士的水平來決定的。
可是葉羿不知道,就算葉羿知道了他也不會這麼做。對於已經承諾的協議,他一定會以最認真的態度去麵對,哪怕對自己來說,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這種態度,不是今日才有的,而是從小,那位黑角曾經的帝王飆沙閣下的命令要求,“羿,承諾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不要因為小事就放棄了它。失去了它,你要花無數的代價才有可能獲得同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