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斯坦議員遇刺之後,這位有著濃重書卷氣,提倡“和平共處”、“科技興國”的獨立候選人走進了公眾視線,而且呼聲越來越高。和敦維列聲嘶力竭高呼打倒帝國的狂熱正好成為截然相對的反比。民眾顯然更欣賞羅居德的冷靜,認為他更適合做聯邦的大局管理者。

奧斯坦議員的遇刺讓聯邦自由黨完全喪失了本次入閣的機會,然而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昔日政敵民榮黨人成為下一任總統的掌控者。幹脆旗幟鮮明的為羅居德搖旗呐喊的助威。時值奧斯坦議員遇刺案的審判期,自由黨人的支持更讓羅居德蒙上了一層光輝的色彩,媒體們幾乎屬於自帶幹糧的為他進行免費的宣傳。

這種浩大的宣傳攻勢,不僅讓聯邦民眾幾乎在一夕之間就認同了這位年輕儒雅的候選人。更重要的是讓聯邦民主榮光進步黨億兆的宣傳經費瞬間憑空蒸發。

時間一步步推移,羅居德候選人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他主張的科技興國,愛好和平,尊重生命的主張也越來越多的被民眾認可。經過幾輪的答辯,羅居德都以睿智和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對方“來勢洶洶”的挑戰。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公開問答的時候候選人敦維列質問羅居德,“您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這我們都認同。可科學和戰爭並不是一回事。帝國的炮艦,就在我們的邊疆上森然列兵,他們的炮口就對著我們的領土和人民。難道這個時候,給您一個試管,就能讓那群喪心病狂的帝國人洗心換麵麼?!”

羅居德麵對敦維列的怒吼,以淡泊從容的語氣回複,“我很高興的看到大家從來沒有忘記帝國的威脅。但我依舊不認為以同樣的方式回擊就是最好的辦法。記得母星上有一句成為至高兵法的理論‘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說,還沒有打就讓對方投降的戰略,才是最優秀的做法。那麼我們憑什麼讓對方感到膽怯呢,一定不是某個優秀的指揮官或者某隻優秀的艦隊。最終起到震懾力的,應該是強大的、不可超越的震懾性武力——這也就是我所說的‘科技興邦’的主張。謝謝您的提問。”

民眾的情感天枰一點點傾斜,最終,這位從半路殺出的獨立候選人黑馬,竟然真的獲取了本次大選的勝利,摘取了聯邦總統的寶座,成為聯邦第1315位總統!

看了整個的競選流程,米洛完全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線索。不過根據凶手理論來說,任何凶案的漏點就是利益,最終這些利益都會毫不猶豫的流向凶手那裏。

然而米洛看不出這裏麵的聯係,快速旋轉的光幕平靜的懸浮在黝黑的礦洞裏。

葉羿居然也不催他,靠在一旁閉目養神,仿佛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