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結局(下)(1 / 3)

君寧瀾出征已然有三月餘了,葉蓁隻覺得度日如年,時間似乎過得很慢,她每日閑來無事便會與妙藍緋紅兩個丫鬟步施,也是為君寧瀾祈福,而唯一的期盼便是來自遠方戰場的家信。

因戰事吃緊,君寧瀾的來信便變成了一月一或兩封,葉蓁每每看完一封信就無比鄭重的將信折好放進匣子裏,夜深人靜時就會拿出來摩挲一番。

期間君寧瀾與君承軒的戰事正酣,有一次寄來的家信裏說,君承軒這幾次戰役都是慘敗,不由得怒火中燒,懷疑榮素素的意圖,畢竟榮素素來自涼城,她是否是涼城的探子這猜疑就像個種子深深的埋在他心底。

偏生君寧瀾還火上加油,放出消息,榮素素曾經心悅六皇子君寧瀾,甚至為了他甘願進卞京陪伴君側當探子。

而君承軒本就是那疑心重的性子,他是那寧可錯殺一千不願放過一個的人,決計不允許別人背叛他,他本心高氣傲,更不用說傳聞他被一個弱女子玩弄於股掌間,於是他就派人盯著榮素素一舉一動。

榮素素也是恐慌,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她依賴慣了那貴人便去求救,恰巧被君承軒逮到,似乎再多的解釋也是慘白無力的。更不論這些年北楚國庫並不充盈,君承軒雖有藍宇國做支撐,不過也付出不少代價,加上百姓實在厭惡戰爭,他可以說失了民心。

正當這時,卞京裏偷偷的傳出當年葉大將軍葉蒙通敵一事乃是被人誣陷,背後指使者便是君承軒,為的是除了葉家。

群情激奮,葉蒙在他們心底的地位決計不輸於北楚皇帝,他們想的簡單,誰是國家英雄誰保他們平安無憂,人家葉蒙十足的忠臣卻被昏君誣陷,於是,卞京百姓更是討伐起了君承軒,新帝名聲臭不可聞。

葉蓁看到這,愉悅的一笑,他想的細膩,為父親正名,而門外卻傳來妙藍的驚呼聲,隔著房門便道:“皇子妃,不好了,離城門幾裏處發現卞京的軍隊,他們這是來突襲麼?”

葉蓁一驚,猛的起身推門而出,君寧瀾雖給涼城留下一些兵馬,然而不足五千人,倘若君承軒當真派人偷襲涼城,她們無疑不是以卵擊石,而且是必敗無疑。

她快速召集涼城內的有名官紳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士,那些個人坐在大廳裏,顯然是不耐煩,也不相信一個婦道人家能想出什麼點子解救一個城的百姓,葉蓁麵色平靜的看著他們,“諸位都聽說了卞京人馬正趕往涼城,本宮懇請諸位留守涼城,本宮必有重謝。”

那些個官紳不可置信的盯著葉蓁,轉了轉眼,不甚在意的問:“那麼皇子妃娘娘能允諾我們什麼?還是逃命的要緊!”

“減賦稅五年可好?”葉蓁一字一句,無比堅定的說。

此言一出,滿座震驚,接著就傳來一道質疑的聲音:“說的好像六皇子一定就是未來的北楚皇上一樣,現在說大話未免太早了吧。”

“本宮信我的夫君,再說六皇子殿下傳來的捷報你們不是有目共睹了嗎?此次君承軒派人偷襲涼城隻是在做破釜沉舟最後一擊,他想趁機擾亂殿下的心,讓他分神,我們怎可拖他後腿,再說我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不如乖乖合作,互利共贏!”葉蓁不緊不慢的與他們分析利弊,有時候對付這些狡猾的商人需要軟硬並施。

那些人麵麵相覷,最後終於有一人站出來同意與葉蓁合作,接著三兩個,葉蓁帶領他們去了涼城城樓上,路見本欲四處逃荒的百姓,葉蓁耐心的告訴他們,也漸漸的安撫了一些人。

最後當葉蓁站在城樓上時,她雙目灼灼盯著城樓下方,黑壓壓的軍隊,麵色淡定的可怕,魏成一言不發手裏握著劍站在她身側,以防不測。

微風吹起葉蓁的長發,她端莊平靜的麵容沐浴著陽光,顯得神聖無比,整個人沐浴在陽光下,她微微頷首,聲音威嚴且十分具有震懾力,她道:“在場的都是北楚子民,何苦自相殘殺?今有昏君君承軒,獨寵妖妃,罔顧社稷,逼父退位,今掀戰爭,意義何在?爾等都是血肉男兒,本欲報誌保家衛國殺退外敵,為何今卻圍在城下?莫非要手足相殘,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