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刺耳的警報聲在寂靜的飛船內響起,華胥立刻調出警報資料,發出警報的是三號冬眠區,這種模式的報警聲華胥已經很熟悉了,這是冬眠區出現生命衰竭的報警,自從踏上旅途,這種警報聲已經陸陸續續出現過幾千次了。
警報聲響起的瞬間,醫療機器人已經奔赴三號冬眠區,對出現生命衰竭反應的藍星人進行搶救,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出現衰竭反應的三個藍星人無一幸免,全部失去了生命特征。
華胥皺了皺眉,隨著航行時間的推移,冬眠區裏越來越多的藍星人開始出現生命衰竭反應,低溫冬眠環境下,藍星人的細胞活動被減速到微不可察的地步,可畢竟沒有完全停止,冬眠隻不過能延長藍星人幾萬倍的壽命,“華胥號”自開始航行已經過去了近千萬年,冬眠區裏死去的藍星人已經超過半數,以藍星人平均兩百年的壽命來算,冬眠區裏的藍星人全部死亡也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死去的三個藍星人的屍體被清潔機器人加以清理,然後被分解器進一步分解為分子級別的細胞液,接下來的一步至關重要,這些細胞液並不是被當作垃圾投放到太空中,而是平均的輸入到那些依然處在冬眠狀態的藍星人體內,增加他們自身細胞的活性,以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
這是華胥想到的一個折中的辦法,想要在漫漫旅途中生存下去,冬眠是唯一的選擇,現在,隨著冬眠時間的加長,藍星人開始陸陸續續死亡,在茫茫的宇宙中,沒有任何補給,華胥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用死去藍星人的屍體,來“喂養”依然存活著的藍星人,根據華胥的計算,隻要有足夠的細胞液,冬眠狀態下的藍星人的壽命便可以大幅度延長,應該足以支撐到找到宜居的星球。
華胥粗略的計算了一下,留在藍星的那一部分藍星人生存的幾率不是很大,那些乘坐次等飛船進行星際移民的藍星人的生存率更是接近於零,隻有自己所在的這艘“華胥號”飛船上的藍星人才有較大的幾率能夠成功的完成星際移民。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華胥也做了準備措施,她采集了飛船上每一個藍星人的身體組織樣本,並將這些組織樣妥善的統一存放,組織樣本與完整的生命個體不同,隻需要很少量的培養液與低溫環境,組織樣本就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活性,一旦“華胥號”上的藍星乘員在完成星際移民之前全部死光,華胥還可以利用這些組織樣本將藍星人克隆出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華胥號”在宇宙中遊蕩的時間越來越長,飛船冬眠區內的藍星人也越死越多,從出發開始,已經過去了兩千萬年,這兩千萬年的時間裏,華胥掃描了每一個經過的行星,可是,伴隨著一次次的希望的,並不是奇跡,而是一次次的失望,華胥掃描過的行星已達億計,沒有一個行星上有智慧生命,別說智慧生命了,就連單細胞生物都沒發現一個,冬眠區裏一共隻剩下了百多個藍星人,再找不到宜居的星球,隻怕所剩無幾的藍星人很快就會全部死光。
一年:
十年;
一百年;
一千年;
…………
轉眼間,又是幾千年的時間,此刻的“華胥號”上,隻剩下華胥和一批服務型機器人在忙碌著,飛船上所有的藍星人已經死光了,雖然華胥不是真正的人類,但已經具有感情的她還是體會到了什麼是傷感,傷感之餘,她甚至感到了一絲絕望,她擔心繼續這麼航行下去,遲早有一天,連她也會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華胥將冬眠倉全部關閉,將用於維持冬眠倉運行的能量抽調出來,全部注入掃描器中,以擴大掃描器的掃描範圍。掃描器是十分耗費能源的,華胥這是在賭,如果不能在飛船上的能量耗盡前找到一個宜居星,那麼這次航行基本可以宣告失敗了,不但如此,連華胥自己也會因缺乏能量而陷入休眠。
…………
…………
…………
“滴滴滴……”
在掃描器以最大功率工作了幾十年之後,急促的警報聲忽然驚醒了正在做研究工作的華胥。
“警報,警報,發現生命反應,發現生命反應……”
華胥楞了楞神,在確定自己沒有聽錯之後,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控製台前。
“立刻報告詳細掃描結果!”
“發現生命反應,目標距離3.764光年,星球直徑未知,星球質量未知,生命形態未知,生命強度未知……”
華胥按奈住心中的狂喜,曆經千萬年的苦苦搜索,總算是有了結果,雖然由於距離過遠,沒有辦法探測到生命反應的詳細情況,但是,隻要有生命反應,那麼最差的結果也是找到一顆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