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男女平等,這你也相信
每次有人拿男女平等來說事,我都忍不住心裏默默地吐槽一句:我靠,這你也信。這就好比一個樓盤告訴你: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然後步行五分鍾就能到地鐵,十五分鍾就能到達人民廣場一樣。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謂平等不過是為了便於權利的轉移和交換所打出來的溫情脈脈的廣告。
男女平等要轉移的是什麼權利呢?是女性優生的權利,在我們女人樸素的思維裏,首先肯定我們不想自己有娃養娃的時候被活活餓死,其次我們肯定不希望自己死在產床上。這表示我們:第一,希望在物質生存條件比較富裕的情況下生娃;第二,我們希望在自己年輕力壯的時候生娃;第三,我們不希望生一個又一個娃直到生死。因為這個本能和生死息息相關,女人的本能永遠是測試這個男人有多少保護我的能力和保護我的心思。這個本能就好像男人隻要簡單地看哪個姑娘美,哪個姑娘穿得少,就流鼻血一樣。
千百年以來,為了生存和生育,為了爭奪有限的自然資源和女人的生育權,男人一直有著殺害他們的父兄、奸淫他們的妻女這樣樸素的思想。但是,作為高等生物,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沒必要活得那麼累。雖然我們沒有天敵,但也沒必要通過殺來殺去控製人口吧。何況,工業革命後武器越來越高級了,殺來殺去搞不好男人都殺光了,女人怎麼辦?總而言之,其實我們少生就可以了。我們如果把這個問題想得簡單的話,那麼我們把生產力搞上去了,把人口數量降下來了,就有更多的資源給更少的人用,大家都開心了。男人的雄性競爭不用那麼殘酷了,雖然生育權是不平等的,但男女數量是均等的。一個男人配一個女人,大家確保大家的後代是自己的,並可以健康成長到下一個生育期,大家都輕鬆了。
於是,因為一夫一妻的形成、生產力的提升、社會的穩定,男性的生育權被平均了,女性的優生本能被稀釋了,我們拿什麼去轉移這種被稀釋的權利呢?那當然是拿另一種權利:男女平等的權利,女子受教育和同工同酬的權利,男女平等給予女性優生以外的各項社會權利。受教育和同工同酬給予女人經濟獨立的可能,這就是我文章開頭所說的——權利開始進行轉移和交換。
但整個社會的轉移和交換並不那麼容易平衡,比如說一個女孩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後忽然發現:“我靠,我現在自己賺啊賺也挺滋潤的,找個男人生個孩子生活質量沒上去反而下來了。沒準以後這個男人把我一甩,我還得自己帶個娃,他隻要一個月付我幾百塊錢就可以了,不行,這買賣虧啊。但我去找個起碼可以經濟賠償我的吧,這些男人都有主了,我去找個恩情並重的吧,可他們還是都有主了啊!”這就好比你選擇一家飯店,發現有的飯店價錢貴,有的飯店飯菜髒,那價格公道口味可口的,又隻能招待一個客人!於是,越是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獨立的女性越有這種想法:不幹了,老子大不了一個人過!
許多人都說“剩女”要求高,甚至,包括女性自己也納悶,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難伺候啊?其實,我覺得這歸根到底,是生育本能和優生本能之間的矛盾,導致女性本來就是生育本能偏弱,很容易就被壓抑住了。當你不明白自己在追求什麼,這個要求當然會非常模糊。任何女性,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在尋找孩子的爹的同時,都忍不住要考量兩個方麵:他能保護我嗎?他願保護我嗎?在“能不能”的問題被基本解決甚至可以被自己解決後,“願不願意”這個形而上的問題就完全沒有標準答案了。於是,被平均生育權的男人發現:這個生育門檻又開始變高了。女人的要求是:懂她。其實這個所謂的懂她,就是個體男性為了追求個體女性的生育權所做的個體權利轉移。
其實總的來說,我還是傾向於一夫一妻讓我們脫離了為了生育的裝備競爭,讓大家把生活的重心從繁殖後代轉移到了自身的能力培養上,男人不需要為了交配打仗,女人也不需要死在產床上。我們有許多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享用,還可以減少兩性之間的矛盾,特別是避孕手段的豐富和女子受教育的上升,女性也可以享受性愛,男人也可以享受女上位,但在大環境下,小小的矛盾和犧牲品仍然會不時出現。這主要表現在:一部分毫無優生優勢又在權利的轉移中體會到了屈辱的男性,以及生育了孩子卻發現被男人拋棄又毫無贍養補償,並因為母性本能無法將孩子拋給男方,從而感到屈辱的女性。所有的群體決策,往往會忽視個別個體的利益。從群體來說,我們期待更加完善的優生補償,比如男女平等的完善,鼓勵優生政策的生育補貼。而就個體來說,越快尋找到自己在本能和文明之間的平衡點,越容易給自己和後代謀求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