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傻眼了,這妮子今天的行為有些反常啊,遇到這樣的事情她不是應該先是嚴詞拒絕,然後怒斥自己嗎?怎麼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啊?
隻是這樣一來,他就沒辦法找她拿蔬菜的種子了。
好在胡瓜在桃花穀還是很有人脈的,這兩天木匠趙枝對他感激的不要不要的,既然覓蕤不再出來,他也就不再等了,一個人晃悠著來到趙枝的家裏,趙枝正在用一種胡瓜沒見過的藤條編製搖椅,見胡瓜過來,站起來作揖道,“見過胡先生。”
胡瓜一輩子……長這麼大都沒有這幾天作揖作得多,不過還是學著趙枝的樣子先作揖,見旁邊已經有了兩張編製好的藤搖椅,明知故問地說道,“趙兄這是編製藤搖椅嗎?可以送給我一張嗎?”
趙枝高興地說道,“當然有先生的。”說著指著旁邊一張已經打磨拋光好了的說道,“先生可以先試試舒適與否。”
胡瓜不客氣地躺上去,祖傳木匠的手藝可跟自己那邊的機器加工出的不一樣,趙枝編製的搖椅結構緊湊,躺上去根本就沒有那種難聽的吱呀聲,搖搖晃晃的很是舒適。
胡瓜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取出打印好的圖紙遞給他,自己卻不起身,繼續搖晃著。
這兩天,趙枝從胡瓜帶來的家具圖紙中獲得不少的靈感,打造的家具更是美輪美奐,獨樹一幟。見他又帶來了圖紙,高興非常,接過來就細細看了起來,再不理會胡瓜。
胡瓜又坐了會兒,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就找到趙枝夫人要了菜籽兒,又拖著趙枝兩人合力把搖椅抬到光幕前,也不知是錯覺還是事實,這幾天的光幕明顯要比前兩天大了一些。趙枝不能太接近光幕,最後還是胡瓜一個人拖過光幕。
一個人好不容易把搖椅拖到新房前,找了塊地勢平坦的地方放好,又清除了剛剛拖動的痕跡,再一看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這個時候睡覺有些早,幹些別的又有些晚,胡瓜最後抱著自己千大洋買回的平板上網查起了東西。
因為他的出現,桃花穀人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趙枝打造的那些新式家具就是一個例子,長期跪坐年輕人還好一點,像趙墨那種高齡老人就有些難受了,有時候跪坐下之後想起來都得別人幫著,太師椅的出現剛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桃花穀的匠人胡瓜隻見過木匠趙枝,鐵匠趙實兩人,至於那位石匠趙葉他還沒有見過。
他無心改變這裏的社會結構,卻可以把後世的一些生產生活經驗帶來,讓這裏的人們能夠生活的更好。
雖然一直到現在他也沒有從這裏獲得一分的利,不過他隱隱有種直覺,這裏就是一個寶庫,說不定就是他以後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資本。
趙枝那裏他算是幫過了,趙實那裏他還沒有去過,要不把各種農具的圖片打印幾張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