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希望美國政府變成中國政府”
中國會不會有前途?這個問題不僅中國人關心,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可不是個政治話題,這是和地球上此時此刻所有活著的人命運攸關的話題,尤其攸關我們中國人。
我們關心的是,每一個活在這個領土上的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成敗利鈍要把握住什麼樣的機會,這個國家會把我們的命運帶向何方,這是基本的坐標係問題。所以,隻要你是一個中國人,隻要你在讀書,在思考,這就是你心中排遣不去的問題。
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個問題。前幾年,《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弗裏德曼寫了一本著名的書,叫《世界是平的》。弗裏德曼這個人很有思想,前年他在台灣做了一次演講,說如果再過幾百年,我們回頭來看21世紀前10年人類的曆史,會發現 “9·11”事件、奧巴馬上台等都是浮雲,都不重要。這10年真正重要的曆史事件隻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政府決定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然後他說,美國政府真要命,民主、共和兩黨為是否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扯皮。有什麼好扯皮的呢?有眼光、有戰略高度的政治家馬上就可以確定,美國人也要走這條路。但是,美國政府就是定不下來,“我真希望有一天美國政府能變成中國政府,趕緊把持續發展的決策定下來。”
全場人目瞪口呆、鴉雀無聲,都在聽他下麵怎麼講。弗裏德曼說,當然,把這個決策定下來後,還得趕緊變回美國政府。
從這次演講當中,我們就能看出美國公知的一種心態:世界上崛起了一個國家,我們不喜歡它,也不認同它,但是它有時候真的很有效,所以我們真心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變成那樣,把它有效的部分也利用一下,中為洋用,然後再變回來。
中國經濟會好到我們不敢相信的程度
這體現了西方公知的一個矛盾心態,他們麵對這個國家,既厭惡又羨慕。我們中國人也一樣。我還記得前幾年去美國,有一個人10年前就斷言中國不行了,覺得自己得移民。移民到美國後,他其實混得很一般。一旦國內來人,他就問:“中國現在怎麼樣了?新聞我是不敢信的,我問問你們,中國怎麼樣?”我們就說很好啊,蒸蒸日上。他就很失落,很沮喪,因為這跟他10年前的判斷不一樣,跟他用生命和全部家當賭上去的那個方向不一致,所以他的後半生也夠悲慘的,天天在美國、在自己的別墅裏盼著傳來祖國不好了的消息。
我還記得在一個企業家論壇上,大家都在抱怨現在生意不好做,企業的發展環境不好。然後我的朋友、主持人袁嶽就蹦上台說:“這個現場彌漫著一種很奇怪的氛圍,大家一邊在抱怨生意不好做,一邊卻拚命在投資、在做生意。所有的生意人都是對未來看好才會去投資、做生意的吧,誰要是覺得這個國家快完蛋了,就會馬上把錢換成金戒指跑路了,可你們還在做生意,這說明你們的判斷和你們的行為是完全相反的。”
中國這個大國妙就妙在這兒,複雜也就複雜在這兒,因為它太大,我們能看到的現象太多,它折射給我們的那些麵相太多元、太豐富,所以就看你信什麼。
《羅輯思維》要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個結論就是,我預測未來20年內,中國經濟會好到我們不敢相信的程度。什麼叫不敢相信的程度?你倒下帶,30年前中國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我們今天會是這樣一幅生活光景,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度。換句話說,我認為,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會一路向好,20年之後會達到我們今天完全沒有辦法想象的高度。我是中國經濟的鐵杆樂觀派。
為什麼這麼說?這個觀點是我畫線畫出來的嗎?有一派傻帽經濟學家就這麼畫線,他們告訴我們,過去30年我們每年征糧10%,延長到20年後就會達到一個高度,所以我們很好—這叫傻帽兒。真正有眼光、有格局、有戰略高度的經濟學家,一定會回到一個詞—“現有格局”。
什麼叫中國經濟有前途?前途指的是我們能夠改造或者顛覆現有的國際經濟格局,否則就變成了一個沒有阻力的真空,我們自己走上康莊大道,一路往前狂奔就可以了—實際上哪有那麼容易?每一步我們都是在束縛之下往前走出的,這個束縛就是美國人在二戰後已經維持了70年、已經熟透了的一套捆綁體係,我們中國人就被捆綁在這個體係的某一個位置上。
要想搞清楚這個體係,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中國為什麼有前途》,它的作者叫翟東升,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老師。這本書是相關主題的著作當中,框架最簡潔,但是論述最深刻的一本書。其中我重點推薦第一章,它能幫我們理清很多似是而非的框架,比方說,現在國際經濟到底是一個什麼格局?按美國人的說法,全球經濟一體化,也就是所謂“全球化進程”。可是,“自由”這個詞能夠解釋我們的現狀嗎?不能,這本書告訴你,現在全球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噴泉。
這個噴泉是怎麼噴的呢?且不說複雜的,我們就說中美兩國。中國在下麵,美國在上麵。第一點,中國人生產東西,然後賣給美國人。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很高,主要依存對象就是美國市場,江浙一帶的很多工廠生產了東西賣到美國市場,讓美國消費者來買,買完之後要付錢,付的是美國中央銀行聯邦儲備局印的美鈔。這些綠票子到了中國人手裏,中國人覺得這錢好燙手啊,擱在手裏也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怎麼辦?再存到美國的銀行。美國再發行各種金融產品,把這筆資本反過來投資到中國。
大家清楚了吧,裏外都是美國人賺。我們造的東西給他們用,他們付給我們的錢是他們印的,他們印的錢回頭我們還存在他們那兒。所以經濟學上就有一個詞叫“鑄幣稅”,這個鑄幣稅跟其他稅都不一樣,其他的稅隻能收自己國民的,可是鑄幣稅不同。美國人依靠自己強大的經濟、文化、軍事後盾,可以向全球發行美鈔。現在美鈔連印刷成本都省了,在鍵盤上敲幾個字,錢從硬盤的一個區換到另外一個區,就完成了一筆大交易,然後就可以免費地、無償地占有中國人的勞動了。
郎鹹平教授經常講一個例子,芭比娃娃在美國市場賣10美金,但是中國人生產出芭比娃娃賣給美國的經銷商,隻能得到1美金,這意味著,在全球的產業鏈裏麵,我們才占10%,剩下的錢全讓美國人賺了。
如果這套理論你聽著還有點迷糊,那我再給你舉個例子。十幾年前,房地產商在勸我們貸款買房的時候,給我們講過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美國老太太怎麼活?她年紀輕輕就貸款買了一套房,臨死前一天把貸款還完了,但是她住了一輩子的房。中國老太太不行,她拚命攢錢,在臨死前一天才湊足了買房的錢,買了一套房,一天沒住就死了。所以房地產商告訴我們,聰明人都得按美國老太太那套活法過。
經過房地產商十幾年的諄諄教導,中國人也接受這套玩法了。但是不知道你從中琢磨出什麼沒有,凡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就必須有一個中國老太太。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按美國老太太的活法,貸款借錢,誰借給你?總有一些傻帽兒天天隻幹活兒不消費,勒緊褲腰帶把錢借給你,富人借了這筆錢開始花天酒地,然後又用自己想的各種招,把錢還給窮人。所以,當美國老太太在壁爐前安詳地摸著孫子的頭講故事的時候,總有一個中國老太太汗流浹背地舉著杠鈴在她身後站著。
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美國老太太的活法,你在國際經濟格局當中的位置決定了你的活法,這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所以中國有前途的前提是,美國這套玩法要解體。請問這有可能嗎?當然很難,美國人也不是吃幹飯的,美國可是世界精英薈萃之地,是一個強大而有創造性的國家。他們用戰後的70年和冷戰之後的20年,處心積慮地打造了這樣一個體係,一個金鍾罩、鐵布衫,能輕易被你破掉嗎?不容易。
美國第一個罩門:陷入產業空心化
但是,我堅信世界上有一個東西叫辯證法,所有東西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有盛世必有衰亡。美國這一套東西,不過才玩了70多年,還沒到一個世紀呢,這在人類曆史的漫漫長河中不過是一朵浪花,這朵浪花有翻起的時候,就有落下的時候。辯證法決定了這套玩法遲早會玩不下去。
但是問題來了,美國人這一套金鍾罩、鐵布衫的罩門在哪兒?根據翟東升先生的分析,罩門有兩個。
第一個罩門,美國人這套玩法其實也是一個詛咒,他們可以用一個花招占用別人的無償勞動,輕易就能掙到錢,那麼那些苦活兒、累活兒、髒活兒,那些很難掙的錢,他們就不會掙。換句話說,美國一定會陷入一種叫產業空心化的狀態。其實,這一點已經出現了。美國的底特律,原來那麼紅火的汽車城,現在蕭條成什麼樣子?就是因為他們美國人在撅腚哈腰幹活的時候,覺得不過癮了,就這麼簡單。
所以他們製造財富的基礎是不斷被掏空的,這是美國的一大罩門,現在已經呈現出一些苗頭。
美國第二個罩門:大有大的難處
第二個罩門就是,美國要維持這麼大的攤子得花成本,什麼成本?軍事開支。山姆大叔其實相當於開了一家麵向全世界人民的銀行。開銀行需要什麼?需要資本金,需要大客戶,需要大規模結算的業務,需要金融產品。
首先,資本金。在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的實力是最強悍的,占有世界黃金儲備的四分之三,資本金雄厚。
其次,大客戶。美國把日本、中東那些石油大國全部攬在手裏,都是聯盟,左牽黃,右擎蒼,在亞洲牽著日本,在歐洲擎著英國,這些就是它的大客戶,可以避免美國這家銀行被其他客戶擠兌。
再次,大筆結算的業務。二戰後,美國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石油、美元,讓工業時代最大宗的能源產品石油用美金去結算,這套把戲才獲得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產品賣給全世界,這家銀行就開得成。可是開這家銀行,必須要有雄偉的大廈,看起來厚厚的牆壁,堅不可摧的金庫,幫大客戶搞定任何難題的能力,以及門口站著的保安。所以,我們看美國的軍力部署,美洲司令部才幾個人,因為那裏不重要;但美國在全球布司令部。為什麼海灣一出事他那麼緊張?借用王熙鳳的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要撐起這麼大的場麵,就得付出這麼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