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扶舟唇角微微一彎——這兩個小滑頭。
隨即他神色便轉為悵然,小心地疊起信紙,負手行到窗邊。
七月窗外秋花正好,乾坤山雲遮霧繞,天地都在一片蒙蒙之色中沉靜,唯他心思起伏依舊如濤。
他們……終究是走了。
這些年他們在他身邊,一日日長成,就似看見她亦在身側,由漠然至笑顰相向。
空了一處的心,也因此似得圓滿。但內心依舊明白,一直都明白,筵席終將散,月圓終會缺,乾坤殿中蔓殊沙花開如海卻是幻景,在下一次風雨到來之前寂滅。
不過也無妨,此生能有這一段相遇,能得她一段付托,終究不枉。
三千霓虹星雨過,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顆。
就這樣罷。
那封廣而告之的“告別書”,讓所有人終於深切地明白——兩個小混賬,跑啦!
無奈之下,李家隻得火速通知國公府和總督府。
三天之後,無名縣,兩個孩子遇見一個窮苦漢子,打聽到他想去江浙行省投親,便稱自己也是要去江浙行省,路上卻和姑父失散,請和這位一看就很善良的大叔相伴而行,並誠懇地請大叔吃了一頓飽飯,第二天,這位大叔便多了兩個“侄子”,雇了輛馬車,一路慢慢前行。
十天之後,在魯東行省,這個馬車和一群去江浙跑生意的商隊同行,誰知道半道上遇見山匪,所有人都被擄走,隻跑掉了漢子的那對“侄子”。
十二天之後,那對極東大侄子住在客棧,兩個四五歲的孩子住客棧很引人注目,雖然兩個孩子說大人隨後就到,還是引起了別人的注意,當晚客房裏似有異聲,第二天掌櫃的來敲門,卻發現一個年輕人赤條條暈在地上,兩個孩子已經不見蹤影。
十四天之後,那對極東大侄子在街頭賣藝,無意中撞到了路過此地,前往京中述職並升遷的原西淩按察使夫人的車駕,一番驚嚇之後,夫人聽說兩個可憐又可愛的孩子,也要去麗京投親,路上卻被山匪捉去了姑父,好容易死裏逃生,盤纏無著街頭賣藝,隻想著去麗京看爹爹一眼,頓時動了惻隱之心,將兩個孩子收留了,跟著車隊一起走。
之後便一路平靜,再過半個多月之後,按察使夫人車駕抵達麗京。
“哇,好大的門樓。”極東大侄子們仰著頭,兩眼放光地盯著麗京高敞的城門。
極東大侄子們小臉雪白,眼珠烏黑,穿著一模一樣的竹青色小袍子,黑色小靴子,仰著還有些嬰兒肥的小臉,可愛水嫩得讓路人側目手癢,都恨不得去捏上一把。
按察使夫人看著那對小小身影,有些不舍地吩咐嬤嬤:“去問問叮叮當當,他們的家在哪,安排人給送過去。”
“是。”
想了一想按察使夫人又道:“如果兩個孩子家裏有什麼困難……你們看情形斟酌,再接回來也可以,家裏不缺兩個孩子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