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光輝業績,可很多人卻不曾知曉有多少平凡卻不簡單的英雄故事已被時光所掩埋。

1938年6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悄然間已經做到了家喻戶曉,那就是邳縣青年報國團成立了。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自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本鬼子強行進入了中國,到處燒殺搶掠****婦孺無所不為。甚至於同年12月製造了震驚國人的“南京大屠殺”,每一個有思想的中國人都產生了強烈的抗日救亡之念。

董畢平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家中將自己聽到的消息稟告父母大人:“爺!俺聽人說邳縣要成立青年報國團了,是專門對付日本小鬼子的,正招收像俺這樣的人,俺要去報名您同意不?”

“你到底上過洋學主意正,知道謀大事就對了,俺沒意見。”董淮吸了口旱煙又眯起雙眼緩緩的說道:“隻是……你想好咋去了嗎?”

“俺舅家就在巨山呢,他們還能阻止俺們走親戚不成?”董畢平順口說出的理由也是他們一家以後要統一的口徑。

“書沒白念,今晚兒上讓你娘給你收拾收拾,明兒一大早就去吧!凡事趕早不趕遲。”董淮放下旱煙囑咐道。

一邊的董陳氏雖有些舍不得卻也知道自己的娃走的是正途便也是讚成的,她低頭掩去滿麵的淚痕麻利的收拾出一個包袱。包袱裏不過是董畢平的一套學生裝和一套日常換洗的衣衫另外又有用一方油紙包裹的幾張剛烙好的煎餅。自古就有“兒行千裏母擔憂”的佳句,此時正是董陳氏的真實寫照,她同中國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痛恨此刻正在我中華大地上肆意淩虐的侵華日寇,他們為了自己貪婪的欲望毫無顧忌的做出強盜的行為,不但不顧自己每日翹首以待的母親也使得中國多少母子分隔千裏。董陳氏想也許隻要有更多像畢平這樣會做學問的的人聚到一起就可以把惱人的小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到時候天清水明了如自己這樣普通的老百姓又可以平平靜靜的種田過日子了,畢平也就可以回來繼續讀書做學問,那樣的日子真好!

董畢平在父母的注視下欣然走上了尋找革命隊伍的道路,日本鬼子的盤查很嚴,不過董畢平並不懼怕。他如今隻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除了擁有一顆忠於祖國的決心自己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鬼子們抓到把柄,他隻要表現出配合通過層層封鎖線並不是困難的事情。黃天不負苦心人,董畢平終於找到了隱秘駐紮在趙莊的青年報國團,而且縣團部主任趙佑民親自接見了他。

“小鬼,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在哪裏?家裏可還有什麼人?”趙佑民很平易近人像父親一樣溫和的同董畢平談話。

“我叫董畢平。家住新河鎮薛湖村的董莊。家裏除了父母親大人還有兩個四歲的雙胞胎弟弟。”董畢平認真的答道。

“大膽說說看,你為什麼要參加我們這個青年報國團?”趙佑民麵帶鼓勵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