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三個戰略建議
第一個建議:逐步放棄基於信息不對稱的既得利益
傳統企業轉型麵臨的最大問題,是組織的問題,即組織是否願意放棄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反清複明式的變革不叫轉型,利用互聯網保護原有的商業模式一定會失敗,互聯網就是要讓信息變得對稱,不可能保護信息不對稱。因此企業要未雨綢繆,逐步地放棄既得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新的盈利點。
我認為,媒體、商業地產、零售、銀行、券商經紀、殯葬、醫藥、教育,這些傳統行業必須盡快轉型,否則會遭到互聯網信息透明化的嚴重衝擊。
我們先來看看商業地產。雖然有了網店,但基於地理位置的消費依然會存在,你的生活半徑一般是在三公裏範圍內,比如在附近吃飯、理發。互聯網主要是對商業地產中的一種商業模式——商場產生明顯衝擊。商場的商業模式是抽成的,你在一家店裏買東西,要去另外一個地方刷卡,這是因為商場要對商家抽成。還有一種商業地產叫Shopping Mall,它是收固定租金的,我們在店裏買東西是可以直接刷卡走人的。
商場會受到互聯網的重大打擊,因為提成製度使它的價格明顯偏高(大商場一樓賣的東西售價基本上是成本的10倍以上,其他樓層是5倍以上)。Shopping Mall這種商業模式會比較長久地存在,不僅因為它不提成,還因為它配備了咖啡館、餐廳、影院,體驗型經濟使得它比商場更能吸引人流,留住顧客。
胡泳的文章《高質量新聞的命運》為我們揭示了傳統媒體被互聯網衝擊的原因和慘狀。
美國報紙平均下來,管理成本占14%,紙張占16%,印刷占20%,發行占9%,廣告開銷占14%,最後留給內容生產的隻有27%。紙張、印刷和發行成本使得報紙注定變得比較昂貴,讓它在麵對互聯網媒體時,淪為了奢侈品。
2007年~2012年,在美國眾多產業中,報業的衰退最嚴重,萎縮了令人吃驚的28.4%。近年來,美國宣布停刊的報紙已超過200家。來看一個具體案例,《舊金山紀事報》2005年的發行量下跌了16.6%,降至40萬份;2006年降至37萬份;2007年,1/4的編輯部人員被裁撤。2008年,繼續虧損5000萬美元。
再看一個例子,當一個人有殯葬服務需要的時候,他是不會還價的,這裏麵有超高利潤。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投資了一家公司叫彼岸,以互聯網方式衝擊傳統的殯葬行業。2014年新華社報道了它的運作模式:
據新華社北京4月5日新媒體專電在網絡搜索頁麵上敲入“彼岸殯葬”,一個藍白色相間的清肅網頁躍然眼前。壽衣、骨灰盒等殯葬用品價格一目了然,服務流程明確清晰。率先嚐試O2O模式的殯葬品牌“彼岸”在中國殯葬市場可謂獨樹一幟。
“決定做‘彼岸’,最初是因為自己的切膚之痛。”“80後”小夥王丹是“彼岸”的創始人之一,母親的離世使他開始接觸並了解殯葬業。“一些殯葬製品價格昂貴,但質價嚴重不符。還有些服務人員在緊急關頭以各種名義增加收費項目。”這些現象讓王丹和朋友們深感憤怒與無奈,於是幾個有著相似經曆的年輕人一拍即合,決定創辦“線下連鎖+線上電商”即O2O模式的“彼岸”。
“公開透明的價格展示是彼岸的特色之一。”工作人員白繼偉向記者展示了彼岸的殯葬用品清單,其中男士西服的價格是1200元,男士中山裝價格為980元。是否燙金,是否真絲麵料,不同款式均明碼標價,供逝者家屬選擇。“這樣全套殯葬用品,家屬的每一分錢花在什麼地方都有據可查。”
與傳統實體店相比,O2O模式銷售的殯葬用品價格相對便宜。以黑檀木骨灰盒為例,“彼岸”的價格不足6000元,這個價格大概是實體店的1/4。
“從2013年3月開店以來,彼岸一共接待了400名顧客。”王丹告訴記者,彼岸最終希望通過“走量”實現盈利。目前,彼岸門店每天的顧客量約為1人,核算人力、房租等成本在內,仍然還處在賠本狀態,但對未來的前景,他們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