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這段感情該如何走向,他從一開始就不是那種天長地久的愛情,總有走到盡頭的那一天,就像兩個一起在路上看風景的人,風景太美,美得讓人眷念了彼此,將個同路人誤作了情人,一旦走過這段風景,再看細水長流時,總有人不願意停下他匆匆趕路的步伐,所以終究隻會剩下王菲一個人。
那一天,林夕正在追看一部日劇,裏麵的女主角要跟男朋友分手了,她魂不守舍,給男朋友煮了一鍋紅豆,做最後的午餐,結果把紅豆粥煮焦了。這個場景,讓林夕心生感觸,遂寫了《紅豆》,他認為有相思豆之稱的紅豆,有點血肉模糊的纏綿感。
還沒好好地感受
雪花綻放的氣候
我們一起顫抖
會更明白 什麼是溫柔
還沒跟你牽著手
走過荒蕪的沙丘
可能從此以後 學會珍惜
天長和地久
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 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 看細水長流
還沒為你把紅豆
熬成纏綿的傷口
然後一起分享
會更明白 相思的哀愁
還沒好好地感受
醒著親吻的溫柔
可能在我左右
你才追求 孤獨的自由
但是,這首歌讓人心頭唏噓的不是這血肉模糊的相思感,而是那句:“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時候,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而王菲也把自己的人生唱進了這首歌裏,她曾經也選擇留戀不放手,想著有個人陪她看細水長流,但是最後還是不得不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她為尋找一個陪她看細水長流的風景的人,尋找了很久。
年輕的時候,她激情過,如飛蛾撲火一般,將愛情視為戰場,就像她的《將愛》一樣:“風風火火,轟轟烈烈,我們的愛情像一場戰爭,我們沒有流血,卻都已經犧牲,掩埋殉難的心跳,葬送一世的英明。”
當年她跟竇唯在一起的時候,竇唯還有一個女朋友薑昕,竇唯在兩個女人之間周旋,難以選擇。當記者問王菲未來男友的外貌。王菲說:“也沒什麼特別的條件。不過,一定要懂國語。還有,我喜歡眼細細、單眼皮的人,就是那種非常普通的北方人。”她的話,已泄露了天機,竇唯正是這樣的男人。
薑昕在《長發飛揚的日子》中,寫過有一次薑昕演出後按約定久等竇唯不至,她打聽到爽約的竇唯跟王菲走了,她知道王菲愛住哪個酒店,直衝過去,開門看見的是剛洗過澡的竇唯,頭發還是濕的。
後來薑昕和竇唯一起離開時,竇唯越走越快,拉開了同她的距離之後,開始向前跑,然後就從她的眼前消失了。這次正麵衝突,竇唯沒有給她任何解釋。
但事業蒸蒸日上的王菲不得不經常待在香港,而當王菲離開北京時,竇唯又跟薑昕和好如初。
這種三個人膠著的狀態,讓兩個女人都痛苦不堪,王菲一度想要離開,所以1993年她唱在了她的《情敵》裏:
誰已得到了他受了傷
誰會像我一樣
他最喜歡隨處留情
無日無夜尋求卻不承認
我即使天生恨愛分明
仍未明白誰是我的情敵
何必再給他浪費感情
誰誤誰並無絕對的公平
而他今天可以忘記我的背影
明白誰屬仍沒有保證
誰了解
那些時辰
能與他既愛又恨有多動人
誰了解
我的情人
似真似假似悲似喜無從過問
就讓情敵愛上他
就讓情敵放棄他
日後一起掛念他
現在同樣愛上他
但是誰又占有他
不想爭吵唯有回頭
無謂留下來令對方難受
即使愛他不習慣苛求
雷暴前是離別最好時候
那一個她取代我之後
誰及情敵明白我的感受
而即使今天要做我競爭對手
離別時定能做我好友
王菲在歌裏,對情敵有了惺惺相憐之感,她知道,愛上這樣一個男人的痛,隻有情敵最懂。隻想等離開之後,她要跟她做對好友!而多年以後,早已另嫁他人的薑昕談起這段感情也雲淡風輕地說不恨了:
“那時候我的確恨她。可是多年以後,我開始明白,愛是沒有對錯的。我們都看到了存在於某個人身上的美好,我們都渴望和他分享生活。誰又有錯呢?又為什麼一定要去討論誰是誰非呢?我絕不相信在那件事情裏有誰會是故意地要去傷害誰。在愛的時候,誰都是身不由己的。事實上,做一個決定(To be or not to be),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除非你根本就沒有交付真心。而如果真是那樣,那麼一切,也就都無從談起了。 ”
但是1994年,一起到深圳演出的竇唯又再次爽約,香港離深圳不遠,薑昕明白又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天,三個人都回到了北京,正式攤牌。
竇唯語無倫次地對兩個愛他的女人說:
我知道你們愛我,我也愛你們。可是,說實話我不覺得這有矛盾。你們希望從我這裏得到的我都可以給你們,所以,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讓自己痛苦。這些話我一直不敢說,一直放在心裏,因為我也在自問:這樣想是正常的嗎?是正確的嗎?我也不是沒有推翻過自己,並且強迫自己做出選擇。可是那之後我又總會良心不安……我真的覺得,如果是因為愛,那麼做任何一種選擇都是錯誤的……
當他說完出去後,王菲問薑昕:“你覺得他愛你嗎?”
薑昕說:“如果不愛,為什麼在一起?”
王菲說:“可是他也是這麼跟我說的。”
後來,竇唯送王菲回酒店。那天晚上竇唯沒回來。第二天,竇唯打電話給薑昕說:“對不起……”
薑昕問他:“你愛她嗎?”
竇唯沉默了半天,才說:“愛!”
薑昕說:“那你還是做一個選擇吧。你的理想太高了。”
竇唯說:“她也是這麼說的。”然後他又沉默了半天,說,“那……我想,她吧。對不起……”
這場愛情薑昕暫時退出,王菲代替薑昕住進了竇唯家的那個小四合院。
也是這一年,王菲改掉王靖雯這個在香港起的名字,以王菲本名聲震於世。她向世間堅定地唱著她的《執迷不悔》:
這一次我執著麵對 任性地沉醉
我並不在乎 這是錯還是對
就算是深陷 我不顧一切
就算是執迷 我也執迷不悔
別人說我應該放棄 應該睜開眼
我用我的心 去看去感覺
你並不是我 又怎能了解
就算是執迷 讓我執迷不悔
我不是你們想的如此完美
我承認有時也會辨不清真偽
並非我不願意走出迷堆
隻是這一次 這次是自己而不是誰
要我用誰的心去體會
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圍
就算痛苦 就算是淚
也是屬於我的傷悲
我還能用誰的心去體會
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圍
就算疲倦 就算是累
也隻能執迷而不悔
這首歌的國語版還是王菲自己填的詞,字字說的都是她的心意。這場愛情王菲的身邊沒一個人看好,但她就是執迷不悔,就是要去任性地沉醉,不管是錯還是對。
但是執迷不悔的痛苦,王菲獨自難以承擔,她開始求助於佛法。她的《出路》裏就曾這樣唱過她信佛的機緣:
唯一相信愛情渴望有個幸福家庭
可算命說我們的婚姻並無那麼如意
說你到四十歲的時候會有外遇
這讓我擔心真令人擔心
我想找條出路到底有沒有出路
我信佛這有沒有幫助
我試圖接近幸福可什麼是幸福我概念模糊
這一機緣從當初為求愛情而起,後來卻為此放棄愛情而去,成為一個心中有大愛的佛家子弟。她做一隻蝴蝶,求佛隻為讓自己能渡過愛的滄海,可是當她抵達彼岸,她才發現其實她也可以不需要愛情。這是此時跪在佛前祈求身邊的男人能好好愛她的王菲絕對想不到的結果,此刻她愛得那麼義無反顧,愛得那麼苦海無涯,卻從不肯回頭是岸。
1995年,初夏的某個清晨,香港狗仔守在這個小四合院旁,門開了,拎著尿壺的王菲出來了,朝公共廁所走去,記者們等到了他們想要的頭條。這張著名的照片引起輿論嘩然,大家看見一個身價千萬的巨星,竟為愛情放棄身段到如此地步。王菲的愛情讓人刮目相看。
聽了這個故事又特地去找報道來看的詞作家姚謙看完後說:“非常感動,我覺得這個女生十分勇敢,從她身上看到了愛情的偉大。”於是姚謙就為王菲寫了《我願意》: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如影 隨形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轉眼 吞沒我在寂寞裏
我無力抗拒 特別是夜裏 喔
想你到無法呼吸
恨不能立即 朝你狂奔去
大聲地告訴你
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忘記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 停留在你懷裏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被放逐天際
隻要你真心 拿愛與我回應
什麼都願意
什麼都願意 為你
本來寫這首旋律的曲作家黃國倫,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寫這首曲子,懷抱著獻給上帝的心情。姚謙認為王菲這種奮不顧身一心奉獻的愛情也跟這種獻給上帝的心情一致。而這首歌的MV裏,白衣的王菲光著腳丫走在教堂前吟唱,一切都在心照不宣中。很多年後,在一次頒獎禮上,王菲走到姚謙跟前,跟他說了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