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督導故事之十:學做心理谘詢的苦與樂(1 / 2)

我的督導故事之十:學做心理谘詢的苦與樂

學習心理谘詢者,有苦也有樂。時而與來詢者共同走上人生巔峰,體驗登天的感覺;時而又因為承載太多負麵情緒與情感垃圾而跌落穀底,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那麼,究竟心理谘詢是苦還是樂?每一位心理谘詢從業者的心中,都有著一個隻屬於他自己的答案。

——題記

學了近兩年的心理谘詢,我有幸申請到哈佛大學心理谘詢中心(Harvard Bureau of Study Counsel)做兩年的心理谘詢實習,這是一段苦樂參半的日子。

先說做心理谘詢之樂,我曾一再給人帶來過登峰體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為羅伯特做過的谘詢。他的女友安娜愛上了另一個男生,這使羅伯特痛心疾首。他整日都沉浸在與安娜共處的痛苦回憶當中,晚上時常泡在酒吧裏借酒消愁。羅伯特堅信安娜早晚是屬於他的,也與他最匹配。羅伯特越是這麼想,就越不能擺脫失戀對他的折磨。

在給羅伯特做谘詢時,我沒有否定他愛安娜的合理性,我隻是竭力幫助他反省在與安娜戀愛當中,哪些方麵令他十分滿意,哪些方麵令他不甚滿意。久而久之,我便勾畫出了羅伯特心目中的理想戀人形象。然後,我又讓羅伯特列舉出他過去和現在的生活中,哪些女性符合他的理想戀人標準。羅伯特列舉出一大堆人物,其中有他的同學朋友,還有小說和銀幕人物。

如此談著談著,我們談論焦點不再是安娜與羅伯特的分手痛苦,而是羅伯特到底要找一個什麼樣的戀人。羅伯特越說越興奮,越說情緒越高昂,最後總結說,他與安娜相愛,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安娜在哪些方麵適合他,在哪些方麵不適合他。現在看來,安娜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羅伯特不再為與安娜分手而痛心無比。他堅信,隻要自己明確到底要找什麼樣的女友,機會總會出現的。這何嚐不是一種因禍得福呢?失戀不失意,這就是我為羅伯特帶來的登峰體驗。

像這樣通過改變來詢者的認知來調整其心態的成功谘詢,我曾做過許多起。而每一次谘詢成功,我自己也伴有一種登峰體驗。後來,我把這些案例整理成冊,出版了一本名叫《登天的感覺》的書。它是國內第一本係統地以案例分析方法介紹心理谘詢的書,甚受行內人認可。

然而,在哈佛大學做心理谘詢,我不是每天都感覺生活在歡樂穀似的。首先,我要飽受“聽評書掉淚,替古人擔憂”的折磨。因為每個來詢者到我這裏谘詢,都要宣泄其憂愁煩惱,這實際上是在我的頭上傾倒其內心的情感垃圾,而我必須照單全收,再加以淨化處理。聽多了,我真是感到心累,畢竟我也是人!

一段生活的不幸,或一曲愛情的悲歌,可以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其次,我要時時麵對“話說得不得體,還不如什麼都不說”的苦惱。這是我的督導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它提醒我們時時刻刻要反省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從小到大,我基本上是想什麼說什麼,但自此之後,我必須學會說什麼想什麼,這是心理谘詢的基本功訓練。它害得我一度都不敢張口說話了,感覺一開口就出錯,我從來沒有這麼缺乏自信過。

還有,我在哈佛大學心理谘詢中心實習工作的兩年間,每周工作十八個小時,卻分文未得。這是因為在美國,大部分的心理谘詢實習都是沒有經費資助的。所以,一方麵我在竭力幫助別人調整心態,另一方麵我自己的心態就一直處於不平衡中,畢竟我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去做其他有經濟回報的工作。我時常在想:我這樣努力把每個來詢者送上山峰,可我自己為什麼總是感覺在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