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借口找方法(1 / 1)

不找借口找方法

員工老找借口,怎麼辦?

2014年世界杯的時候,我團隊裏很多喜歡足球的員工都會熬夜看球,由於國內的時差問題,比賽往往在淩晨才開始,看完球賽天都快亮了,補一覺呢,很容易遲到,頂著熊貓眼直接去上班又會影響當天的工作。很多同事到了公司不敢實話實說,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除了日常考勤,工作沒有完成也會有借口,或者落後於其他人的時候也會有借口。比如“產品受眾不廣”“質量不好”“廣告太少”等。這就像讀書的時候考試成績不好,往往會說:“不是我不努力,而是這次題目比較偏。”

如果你的員工完不成工作,不仔細分析原因,卻找各種各樣的借口,這說明這項工作不是員工想要的,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員工把這件事情做成的意願不強烈。

如果你回家的路上發現修路,以前常走的路斷了,你會怎麼辦?是找借口不回家了,還是選擇再找一條路繞著走?如果你繼續走,發現前麵道路被交通管製了,你是選擇不回家了,還是等交通管製過去了再走?答案很明顯,你不會找借口,你會選擇想辦法回家,而不是找借口不回家。

這說明什麼?說明員工找借口的原因之一是員工意願不強烈,認為這件事情跟自己不相關,做不到也沒什麼。

所以首先要提高員工的意願,提升意願,首先要讓員工有願景、有目標,同時非常重要的是有一套完善的機製,讓員工從機製上深刻體會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自己做,不是為老板做,這非常重要,隻有機製上的保障,才會讓員工踏實地認為是在為自己做。這些機製包括薪酬機製、績效考核機製、管理獎罰機製、員工晉升機製,對高級人才還有股權激勵機製,這些機製是對於團隊意願最好的支持和激勵!

除了激發動力,提升意願之外,還要幫助員工養成不找借口找方法的習慣。

比如說,你要去外地參加一個會議,有很多材料需要寄到會議舉辦地。等你到了那裏,打電話給你的助理,確認材料是不是送到了,助理說:“我一星期前就寄出來了。”

那材料送到了嗎?助理也不知道,他隻說:“快遞保證兩天內送到。”

讓我們分析一下助理的話。你的助理當然覺得自己已經盡了責任。他填好了快遞單,填對了信息,包裝得整整齊齊,找了最放心的快遞,然後寄了出來。他的話外音是,這樣還寄不到的話,就是快遞的責任了。

另一個參加會議的老總,也給助理打電話說:“我的材料到了嗎?”

他的助理這樣回答:“到了,會議主辦方在3天前就拿到了。”她說,“主辦方說,可能需要更詳盡的資料,我已經發加急件寄過去了,昨天也已經收到了。保險起見,我把各種詳盡細節都發了過去。”

如果是你,你更喜歡哪個助理?顯而易見,你喜歡後者。後者更讓人放心,她知道結果是最關鍵的,她會把事情都想辦法解決好,而不是準備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在現實生活中,企業最渴求這種員工:他們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借口。“不找借口”並不是冷酷無情的指令,而是一名優秀員工在其職業生涯中必須秉承的理念。

起初,你可以設定一個“無借口月”,告訴所有人:“在本月,我們隻解決問題,我們不找借口。”同時要規定,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做不到有什麼懲罰。比如,一個客戶打來電話抱怨該貨送遲了,客服人員要說:“對不起,我們送貨遲了。我保證下次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隨後安撫客戶,並承諾補償。如果是平常,也許他會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這個月是“無借口月”,就沒有找理由。這位客戶就會覺得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詞有些意外和新鮮,甚至會喜歡這個客服。時間久了,你的員工就會習慣不找借口。

你也可以在公司內部弘揚執行文化,包括“遇到問題就說是別人的問題,等於自殺”“借口找得越多在公司內部死得越快”“員工的收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越能解決問題收入越高”“搶問題就是搶錢”“借口越多是沒有能力的表現”等,這些可以製作成小標語貼在公司,讓員工時刻警醒。

在新員工培訓的時候,你要去和他分享在職場上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你要說是因為你不斷地遇到各種困難,並且克服了它。你之所以做了10年老板,在當地是響當當的人物,是因為你遇到困難都解決了,沒有找借口。然後在日常工作中,你要不斷地分享這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