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殷三年,時局動蕩。
各地天災頻現,百姓民不聊生,無數義軍揭竿而起試圖反抗當朝昏庸無能的皇帝。一時九州烽煙四起,赤地千裏,廖無人煙。為求一番活路,許多人不得不舍家棄田,前往南方尋找能夠躲避戰火的安全居所。
年僅八歲的孫如龍,就夾雜在官道上擁擠的流民中,人群如潮水般向前湧去,誰也不會在意一名不足半人高的孩童。
孫如龍臉上布滿黃泥,身上的布衣也早已破破爛爛,頭發油散,活像個小叫花子。從幽州到青州,八百裏的路程,腳上的草鞋早已磨沒了底。他不知道自己的爹娘在哪,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已經三天沒有吃食,他再也走不動了,一頭栽倒在路旁的枯田裏。眼中藍藍的天空,幾朵如棉似錦的白雲將緩緩飄動,遮住了太陽,也遮住了他的眼睛。
“爹,娘,我來尋你們了……”
最後的念頭伴隨著黯淡的光芒匆匆逝去,他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知覺……
再醒來時,朦朧睜眼的孫如龍,環顧四周,卻發現在自己身處在陌生的房間內。背靠的竹席散發絲絲涼意,窗沿和煦溫潤的陽光照進屋內,屋外鳥兒清脆地啼鳴此起彼伏。
“你醒了?”
循聲望去,門前站著一名身著白衣的男人向他問道。那男人手握竹簡,麵色白嫩,劍眉星目,眉宇之間流露出的英武之氣,讓旁人不禁生出些許敬畏與好感。
孫如龍怔住了,自幼在地裏田間的他還沒見過這麼英俊的男人。村裏大多是身材魁梧,皮膚喲黑的壯漢子,哪裏有這等文雅之人。
男人見狀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輕聲說道:“我叫張子明,是我在路旁救得你。如果你願意留下的話,就先留下住一段時間吧。”
孫如龍聞言,強撐起疲倦的身子,跪在地上朝麵前的張子明磕了三個響頭。他雖然年紀小,但不是不懂事理。爹娘還在的時候就曾經對他講過,救命之恩,沒齒難忘。眼下既然是張子明將命在旦夕的他帶了回來,自然要應當努力報答才是。
可是,他身上什麼值錢的物什都沒有……
摸遍了渾身上下,口袋裏空空如也。一咬牙,孫如龍拽下了自己出生時,父母紅繩係在他脖子上的玉佩,遞到了張子明的手裏,故作老成地說道:“這個就當是回禮了。”
張子明嘴角微挑,摸了摸孫如龍的額頭,不過似乎他很不喜歡別人摸頭的動作,一巴掌拍下了自己的手。
沉吟片刻,張子明心中暗想,看那孩子也是個苦命的人,不如暫且留在身旁觀察一段時間再做定奪。
主意敲定,便接過孫如龍手裏的玉佩,仔細打量了一番。
那玉佩上文龍雕鳳,溫潤入睡,握在手中竟有絲絲暖意透出。
這讓張子明不禁有些驚訝,目光疑惑地瞧了眼身旁的孫如龍,見這孩子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隨即將玉佩放進懷中,柔聲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孫如龍!”
孫如龍握緊了拳頭,仰頭看向張子明堅定地說道。
“嗯,好名字,好名字!”張子明若有所思地推門而出。